• 分别数天,甚是想念。我时常会想,孩子们以后还会记得我吗?十几天前,我作为“萌芽”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来到廉江市石颈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虽然短短十天,但也和孩子们打得火热,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虽然害怕孩子们会忘记我,但转念一想,如果这十天内,我们所做的事,对他们的人生轨迹有好的影响,那么

  • 三下乡结束好久了,短短十天,却在我心里产生长久的影响。十天支教里,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着,教育的本质上是什么?短短十天,能带给孩子什么呢?十天之后,当我们都离开,产生的影响会不会逐渐消失?

    调研组的调研方向是“教育公平”。在听着调研组讨论最新进展和获得信息时,我的脑子里经常回荡着“公平”二字。然而

  • “老师,你们什么时候走啊?”“你们还会再来吗?”“老师,我舍不得你们,不要走好不好?”这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不断在我耳边萦绕,化为一双大手紧紧抓住我的心头,似乎一定要我回答。

    在下乡的前两天,我看着你们跟你们的班主任和支教老师亲密互动,看着你们把自己最灿烂的笑靥绽放给她们看,我真的好生羡慕,甚至,

  • 伴随着八月炽风的吹拂,岭南师范学院萌芽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之旅也告一段落了。十天的下乡时间十分短暂,刚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转瞬间就要和他们分隔两地,不舍与难过占据心头的同时,一种浓烈的“乡”情也在盘踞在其中最重要的位置。

    七月十四号,是我们队伍第一次到达石颈镇中心小学的日子,虽然一路上风雨交加,路

  • 不知不觉,下乡结束已有一段时间了,至今还是回味无穷。

    时光随回忆倒流,回到了刚开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进入"萌芽"社会实践队是一种隐形的缘分,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是通过队员涂敏知道"萌芽"的,一开始的时候,我连下乡是要干什么的都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听师兄

  • 没过多久,三下乡结束,我从一个严肃噶逗B变回原来的大逗B。我不单只是支教还是后勤,偶然有空就和调研的小伙伴出去调研,期间家访2班班长家,记忆尤其深刻,very interesting!

    想起起出发那天,带好东西开始走难,到达实践的那间小学,跟着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开幕,那时开始期待怎样支教。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刚刚与孩子们分别时流下的不舍的泪水还未擦干,就听到这首晚会上“萌芽”班的孩子唱的《送别》,不禁泪流潸潸,脑子浮现着在石颈镇这十天里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快乐与欣慰有多少,不舍与寄望便有多少。

    回想起上数学课孩子们积极踊跃的样子,上朗诵课

  • “牵手当夏,筑梦粤西。埋下希望,让爱萌芽。”是我们“萌芽”社会实践队的精神,每每我在大合照上看到在大大的红色横幅上这十六个字时,一种莫名的希望与爱意便涌上心头。我们因“萌芽”初见彼此,因“萌芽”相聚石颈,因“萌芽”首遇责任,最后我们因“萌芽”成就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与“萌芽”小伙伴的第一次

  •  

          后勤兼支教,原本以为后勤组应该是个轻松活,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开展后勤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也不轻松。因为萌芽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而后勤组则是萌芽实践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萌芽全体成员到达基地之后,也说明我们后勤组忙碌工作的背影在为期十天的乡村支教生活中是少不了的了。{

  • “叮叮叮”闹钟响了。“奇怪?我怎么在宿舍睡觉?睡在我旁边的小胖呢?”半梦半醒的我已经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然而三下乡如梦般的旅行已结束,只是我还沉浸在这如梦般的现实里。

    在十天以前,我们冒着肆横的夏雨完成了出征仪式,队员们纷纷提着自己笨重的行李和背着送给即将见到的小朋友的礼物,行李和礼物一个个地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