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骄阳似火,却孕育着无尽的温暖;夏日的微风拂面,就像孩子们的笑颜。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一天,孩子们依旧热情、积极,但爱笑的眼睛里却分明流露出分离前的不舍。

    今天,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乐器制作课程,兰陵电视台的记者也冒着酷暑

  • 7月8日,山东师范大学赴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安全抵达唐庄村,将开展为期十余日的文化教育活动。

    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于2016年成立,是山东省团委“三下乡·千村行动”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扶贫,文化传承,社会关怀……三年来,团队扎根唐庄村,在暑假和寒假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文化的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润泽心灵家园。压油沟风景区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存在。7月15日,山东师范大学赴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奔赴压油沟风景区,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对兰陵县进行文化探索与调研。

    压油沟风景区位于兰陵县金岭镇压油沟村。烈日炎炎,但丝毫阻挡不了队员们的激动与热情。

  • 宫商角徵羽, 五音传千年。五音写出来的旋律有时候一曲悲天悯人,有时候一曲热血豪情,简单而极致,一曲罢,已是千年神话。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嵇康铮铮奏广陵, 霓裳羽衣传千年, 春江花月有余声。而今特别是农村的孩童对于中国传统乐器又知道多少呢?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增加孩子们对于古典乐器的认识,7月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植物世界,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认识周围的花花草草,提高孩子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7月14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于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带领当地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识别”活动。

    烈日炎炎,但仍然阻挡不了团队队员的热情。张玉玺、齐羽晨两名队员不惧炎热,

  • 7月14日,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抵达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第七天。队员们在炙热的阳光下徒步而行五公里,孩子们一张张渴望的脸庞是队员们前进的动力,挥汗如雨但不改初心。

    一如从前,孩子们早已经等在了活动地点,不同的是村支书带来了两个大风扇,全力支持团队活动,也预示着今天

  • 7月13日,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奔赴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的第六天。今日的阳光依旧强烈,却丝毫难阻队员们为孩子们授课、与孩子们交流的热情。

    步行来到村党支部楼前,始发觉几位孩子早已翘首以盼。他们激动地向队员们挥手,脸上写满了渴望与期待。当孩子们都如约而至,书法训练便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曾经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为更好地重温红色历史,弘扬沂蒙精神,7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下乡服务队为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共同重温

  • “中华软笔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她是似无言的诗,无行的舞;她是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为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来到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软笔书法教学。

    团队抵达唐庄村后,将提早准备好的毛毡、毛

  • 一个篮球,投掷出青春的梦想;一个足球,追赶着年少的张扬。一串气球,飘扬着童真与渴望;一根跳绳,跃动着矫捷与灵光。7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下乡服务团队抵达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唐庄村的第三天,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素质拓展活动如约而至。

    素质拓展活动在唐庄村党支部楼前的开阔空地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