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荻港人民公社小学

    2018年7月9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湖州师南浔区和孚镇的荻港村进行文献记载中现存古桥梁和古民居现状的调查。

    经过长春桥再往里走,是南苕胜境遗迹,门口立着文物保护的碑,墙面挂有和孚镇荻港乡乡贤会的简介,还有保护

  • 走进菰城古宅,追寻村落记忆

    ---荻港的中心---三瑞堂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 湖州和孚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外出小组于2018年7月13日实地调研了章鸿钊故居---三瑞堂。此次调研三瑞堂的现状不仅核实了资料准确性,更是让广大师生了解到了章氏家族的历史,体悟章氏家风

  • 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实践活动新进程

    由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发起的“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正在紧张地开展中,在实践调研团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该实践活动有了新的进程。

    7月12日,实践调研团外出团队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寻访了村外港埭的庙前桥,庙前桥又名八字桥,

  • 探旧时古镇,继百年传承

    2018年7月12日,由胡淑娟老师带队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实践团前往和孚镇袁家汇地区进行调研。

    自明朝中期起,袁家汇地区作为湖州地区工商业重镇,以其因运河而兴的经济文化在历史上留名,至今仍具有研究价值。在当地文化站邓先生的带领下团队对袁家汇地区进行

  • 乡村名人对乡村文化的发展

    通过对和孚镇的文献整理,可以看出在乡村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受其养育而成的名人能人也同样成为了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名人是乡村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他们出身于乡村又将乡村的精神文化弘扬光大。如荻港的 “方园斋”斋主章明夫为保护古文化而多年不断的努力钻研、收集古钱币,成了一个在

  • 绿色村庄

    2018年7月9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湖州师南浔区和孚镇的荻港村进行文献记载中现存古桥梁和古民居现状的调查。

    再往里走,只见郁郁葱葱的青绿色通天数目相互交错,其下一座古桥躺在碧绿色水面之上,一副岁月静好的安详模样,桥身

  •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寻访消失的古建筑

    2018年7月11日,“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到了第四天,今天,同学们的编撰任务有了新的进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城镇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在采取措施推进发展,城镇化建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

  • 文学院暑期实践活动老师亲临指导

    7月11号,“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暑期实践活动文字工作正式开始的第四天。经过前三天的工作。文字工作的同学都已逐渐适应,并且进度逐渐加快,任务量也比第一天明显加重。

    11日早上九点,文字工作成员及负责人共八人齐聚13幢教师办公室。本次时期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胡淑娟

  • 陈塔村地戏文化的探索

    在7月11日的社会实践中,我对陈塔村的地戏文化进行了整理与探索。陈塔地戏发起于清同治十一年后,至民国廿六年之间。陈塔村的地戏、庙会体现得是陈塔人对佛教文化、庙文化、戏曲文化和民族器乐的认识、传承、升华,是集民间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绚烂的乡村文化。陈塔村地戏寄托的是乡村最质朴的美

  • 骄阳不惧,勇敢前行

    7月10日,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活动第二天,外出小组和文字小组的工作进展迅速。

    今日白天最高温度达34摄氏度,然而这烈日剧阳也依然无法阻挡外出小队前进的步伐。团队的学生与带领的老师一起顶着烈日,在被太阳烤得滚烫的石桥上测量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