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首日

    2018年7月8日,由负责人张研、凌雪清带领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团队正式进入工作状态。由于7日进行了人员的提前安排与分工,8日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文献资料大致被划分为和孚镇的历史概况、文化、名人事迹,古村落的文化、发展,景点

  • 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活动正式启动

    7月7日下午,本活动的成员在13幢304室进行了会议以"静探和孚,恪修文志"为主题的会议,两名负责人及其他成员到场,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了各项分工以及工作安排,同时发布了分队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安排完外出组的工作内容后,文字组以抽

  • 湖师学子寻访和孚镇,荻港渔村暑期实践活动开始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主要通过对和孚镇、荻港渔村、新荻村的寻访和调研核实,以及参与对和孚村总体村镇文化编撰工作,窥探背后乡镇文化的传承状况,并对其提出完善建议,弘扬乡镇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7月8日

  • 实践的时间所在

    社会实践之初,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尚且还需要负责人的必要管理与指导老师的集体带队,而截至今日,团队的全体成员都已学会了自我监督与相互促进的统一。

    团队的默契配合,既离不开组织人员所开展的有效的协调工作,也与成员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

  • 你认识“潞”吗

    2018年7月15日,实践团采访小组来到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进行实地访问,对潞村的“潞”改为“路”问题开展了全方位的采访,通过采访深入探究“潞”“路”之争背后的文化深根。

    采访中大多村民反映,“潞”源于潞村中的一条溪流:潞溪。他们认为祖先之所以以“潞”命名是因为潞村环溪河

  •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记录章氏家谱

    2018年7月16日,“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八天,今天外出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社会采访活动,重点采访人们对和孚荻港人文风情以及建筑艺术的了解程度。在街上,同学们通过对几位路人的采访,了解到多数人们对和孚荻港的风土人情知之

  • 古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现状

    古建筑是现在古村落的一项重要的历史遗产,但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加上早期乡村资金的不到位,政策的落后,村民保护意识的薄弱,很多古建筑都遭受了严重的损毁不复存在。例如以古桥作为代表性名胜古迹的重兆,原存在于重兆镇及周围的桥梁有26座。其中,拱桥6座,梁桥20座,可称

  •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暑期实践团进行外出调研

    2018年7月14日下午,“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暑期社会实践团中由四名同学组成的小分队进行了外出调研,本次调研形式以街头采访和发放问卷为主,调研内容围绕湖州市乡村文化保护情况展开,旨在通过问答的方式,唤起湖州人民对乡镇文化古迹的关注与保护。

    早在

  • 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实践团开展问卷调研工作

    7月14日,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实践团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积极呼吁湖州人民加强对乡镇文化的关注与保护,设计问卷征询民众意见。

    问卷主题为“关于对湖州市乡村文化保护的调查”,共有15道相关题目,分单

  • 静探深知和孚,发扬乡村魅力

    和孚镇,因其南濒和孚漾而得名,同时也是和孚人“和衷共济、深孚众望”的真实写照。其东邻龙头山,西依龙溪港,湖山相映,水系纵横,风景秀丽,如诗如歌如画,也如其总和。也正因此,和孚镇素来享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这古之美誉。

    近几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