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应该怎样活?这是人生世界观深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和解答。我认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才能对人生有一个完美的诠释。活着的生命,应该有品位。

    我的一个同学,在他病逝前拉着我的手哀叹地说:“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活得是最艰难、最悲哀的一代。出生的时候,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成长的时候,遇上

  • 生活不能没有精神的寄托,更不能缺少情趣。生活的情趣,是用自己的积极态度培育的,用乐观志趣补充的,用趣味心境调整的。养成自我良好的生活规律,培育生活情趣,是物质以外的精神享受,是快乐,是清新,是愉悦,是寄托。在我平淡退休的日子里,也挤进了接送外孙上下学“下岗再就业”的行列,这也是享天伦之乐的一种方式。

  • “茶清抵酒醇,书香胜花芳。”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怡然自得。

    书如人生,明静慧智,至善至美。

    茶之香,恬淡优雅。沏的是茶,尝的是生活。

    书之韵,陶冶情操。看的是书,读的是世界。

    杨绛说;“读书贵在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从容、淡泊、豁达的心境。

    书是精神寄托,能抚慰受伤

  • 什么是生命?这要用哲学的思维来诠释它。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这条轨迹,有着百千种不同的量与质,繁衍生命,是人的动物性。在于寻求生命足迹的过程。生命的足印当作尺度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也许永远是不确定的。生与死、是生命最大悖论。

    生命意义问题是人生思考的的答案,人类在始终回答它,又始终不

  • 生命的思辨

    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生动,更真实,更顽强,更深刻的。无论在任何恶劣的生存环境,赤道,北极,喜马拉雅山都有生存的力量和生命的引力;海龟,企鹅,北极熊,羚羊,雪莲。在独特的环境下,生命在升腾繁衍,在空灵美丽的自然中勃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生命是深邃、雄伟、壮丽的。生命也是灵与肉和谐

  • “满怀春花呼不住,依然一季冷清秋。”季节已走过夏的葳蕤苍翠,秋意渐浓,已点染着深秋的印记。岁月如恍,已到秋分,真的是心感寂凉。

    秋,在古人的诗词里,总是凄清和悲凉的。柳永的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秋风、秋雨愁煞人,一番洗沥之后,满目寥落景象,风雨摇曳

  • 如约而至深秋的黄昏,述说从不迟到的故事,我真实感觉到永不失约的存在,平静而又安宁的承诺。

    黄昏,从晚风清澈,淡淡忧伤中走来。在晚霞清纯、夕阳薄暮的期待中,我成为观赏者。夕阳,渲染了天边一缕金黄,镶嵌着旖旎的丝蕾。绚绮的晚霞,洒落在松花江面上,秋水瑟瑟与长天一色,在轻风的荡漾中,泛出一抹微微的笑靥

  • 淡雅,是人生的一种品味。

    淡雅,是生活的一种格调。

    淡雅,是做人的一份性情。

    淡雅,是生命思想的心境。

    淡雅,不是束之高阁。我对“淡雅”一词,有着特殊的情愫。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水火本不相容,被造字者巧妙地融合,意蕴深邃。雅字,是深蕴之美,从荷莲里读懂出污泥而不染,高洁、清韵的

  • 行走,是人类原始的本能。散步,超于健身和行走的含义,需要的是情感的充实。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妙处远胜于此。

    喜欢散步的人,是为了松弛大脑,寻找另一种心情的灵感。而我喜欢散步,为的是心境。散步,放松身心,排除杂乱思绪,豁达心胸,缓缓慢行,在静与动,遐与思的境界中回归自然,回归生命

  • 文字,是思想精神的传递。

    文字,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记录。

    文字,是历史的印证,人类思想文化的升华。

    在人类的进程中,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百万年巨大的恐鸟灭绝了,而弱小的文字却永远地传承下来,文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民族永不抹灭的精魂。

    文字,原于人类生活中记事的象形符号,通过生活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