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17年12月1日 ,农历十月十四,是母亲90岁冥诞。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2003年的正月十五晚23点30分,母亲平静地躺在床上,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疲惫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那一年母亲76岁。当我们接到噩耗,连夜驱车赶回家时,母亲瘦弱的身躯已躺在堂屋的木板上,一张张

  • 长空万里霁云临,无限风光草木森。

    春到人间花淡雅,月来庭院水柔阴。

    书生意气存胸胆,夫子情怀育壮心。

    古道天涯归路远,思乡夜半似闻砧。

    时光轮转日西斜,沐雨淋风染鬓华。

    往昔曾扬擒虎志,而今只剩渡江槎。

    人从禅佛听陀语,心有灵犀辨玉笳。

    世事纷陈皆命定,笑观流水与残花。

  • 2017年11月4日,天气晴朗,我和德会、小鲍陪老父亲游览了湖北郧西的古镇上津和毗邻的陕西山阳的古镇漫川。

    从十堰开车到上津一个多小时便到了。沿途山峦叠嶂,层林尽染,绿色的山坡夹杂着红色的树叶和金黄的山菊花,显得色彩斑斓。柳陂的湖水碧波荡漾,汉江在山里蜿蜒曲折奔腾向东流去。进入郧西,高速公路旁巨

  • 年俗漫忆

    今天是除夕了,晨起提起笔将我昨晚想起的解放前的年味记叙如下:

    乡里有俗话:“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我看不尽然。快到年关,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一到腊月初八,私塾就开始放年假了,私塾先生也回家忙年去了,小孩们乐翻了。

    觧放前,我们湾上的贫富悬殊并不是很大,全台上只有一栋草屋,那

  • 最近常喜欢苦思冥想,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天马行空,恣意畅想。在幻想的王国里独自尊大,睥睨一切。年轻时读的中外典籍在脑海里翻江倒海。现在有了网络,已很少完整的读书了。不知是历史的倒退还是时代的幻觉?犹记年轻的时候,那麽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读书,中国外国的文史哲书籍,只要能到手的,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 早闻“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也,余深信不疑,心向往之。丙申年二月,清明有暇,余偕 儿孙等趋而游之。四月三日午后,一行驱车武当山机场,余登机后身体不适,反应异常,且未带急救之药,遂下机急诊,服药稍安,停留观察少时,返归家中。儿等乘机飞武汉。16时许,儿电问余身体何如?答曰:尚可。儿问能否出游?

  • 今年春节,回到潜江后,我专门去看望了堂嫂九贵姐。还和堂侄幸福一起到德大哥的坟前烧了纸和香,祭奠我少年时崇拜的堂哥。德大哥是去年因脑子长瘤不幸去世的,他是我的嫡亲叔伯哥哥,他父亲是我爸的亲哥。我大伯只有德大哥一个儿子,前几年伯母伯父先后去世,德大哥就是我们家族里血缘关系最亲的人了。德大是他的学名,我们

  • 酒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自打我十七岁下放劳动学会喝酒以来,积于今已四十三年矣。如今六十开外,尚能一餐三杯两盏淡酒,也能敌它秋冬晚来风急。记得初下乡时,常见时有农工到供销社代销点沽酒,就着地里刨出来的生花生或可以生吃的蔬菜瓜果,围成一团,或坐或蹲,在那吆五喝六,划拳喝酒,不一会儿,瓶空酒干,而人却意

  • 天气尚寒春已到,山间银粟未融消。

    池边杨柳随风舞,陌上芳华伴日娇。

    梅映白冰香韵远,树栖黄雀笑声妖。

    黎民不觉时令变,犹盼过年瑞雪飘。

  • 大舅走了。参加完大舅的葬礼,回望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着长眠于此的亲人和长辈,心头涌起了阵阵酸楚和难以言状的滋味。我都已经六十多岁了,长我一辈的亲人和父老乡亲就像已经盛开过的鲜花,在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由于岁月的原因,多半已经枯萎凋零归于尘土了——就像大舅一样。上一辈的人们,他们是真正经历了两个社会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