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继维
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与2017年12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我和衣书记应《台声》杂志之邀赴京参会。全国台联作为主办方之一邀请八十多位台湾人士参会、参展。在“海峡两岸展区”四十多位台商及大陆台胞展示了各自的产品,来自台湾的特色美食小吃、美容化妆用品、养生保健用品、服装
2017-12-29 15:15作者:刘继维
小时候,过年穿件新衣裳是许多孩子的奢望,我们那时也同样盼着过年,盼着有一件新的衣裳。
六十年代中期,家里增添了一台缝纫机。于是爸妈平添了许多新的事情,缝缝补补,旧衣翻新,成为他们星期天的重要工作。我们穿的一些衣服就是用旧衣服翻改的。1969年,爸妈下放江西时,缝纫机也随同他们到
2017-10-09 17:03作者:刘继维
1973年春节前夕,我第二次享受兵团两年一次的探亲假。这是一次远程探亲,要到江西进贤县中侨委的五七农场去看望在哪里下放劳动的爸妈。
从黑龙江到江西途经多个省市。最主要的是要经过上海,这让我有了到中国第一大城市转一转的想法。上海,在中国始终特立独行。购买上海产品代表着追求时尚的消
2017-09-09 13:10作者:刘继维
1969年8月,北京站的月台上挤满人群,送行的师生、亲友目送着我们踏上了北去的列车。汽笛长鸣,车轮飞转,挥泪惜别两天后,列车把我们带到了广袤无垠的北国边疆--黑龙江省虎林县迎春地区。这里到处都是茫茫的草原、青青的山岗、油黑的土地、野花的芳香。天高云阔、地旷人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017-08-24 21:58作者:刘继维
今年春节我们兄妹三人都在北京,胡同的发小相约聚聚,于是弟弟邀我一同参加。前后聚会三次,吃饭聊天,意犹未尽。从青春年少,到年愈花甲,辗转几十年,不忘初心,实属不易。
我们胡同连同我们生活的那片区域,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换之而起的是一些公共建筑和密集的居民住宅。儿时的记忆随着大面积的
2017-08-17 17:36作者:刘继维
小花是我家曾养的几只鸽子之一,唯有它让我至今感怀那段五味杂陈的时光。
“文革”期间有一段无学可上、无事可做的悠哉时空,北京很多人家都养起了鸽子。此一群,彼一群的鸽子在京城上空翱翔,鸽子哨音忽远忽近在空中荡漾。胡同口外的赶年家,胡同深处的宏义家是我们这片儿的养鸽大户,各自都有数十
2017-08-12 13:07作者:刘继维
王大人胡同有所小学,就叫“王大人胡同小学”,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这里就读。
初入小学,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注意力超不过30分钟,越到后来,心里越惦记楼道里的下课铃声。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很有趣,女孩跳皮筋,踢毽子,投沙包,男孩有的参与投沙包,有的追逐打闹。
三年级时,班里来了
2017-08-09 10:59作者:刘继维
王大人胡同是东西走向,街东头是国家机关中侨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所在地,路北是侨委大院,路南是侨委所属单位中国新闻社,妈就在中新社的资料室工作。王大人胡同小学在这条街的中部路南,与百米之外的侨委幼儿园隔街相望。学校的东侧就是侨委宿舍大院。我是在这所学校上完四年级后转学的
2017-08-06 23:34作者:刘继维
1958年,从山西来到北京,我被送进了爸妈单位的幼儿园。爸妈在侨委工作,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属于国家机关,坐落于北京东直门内的王大人胡同。
北京的东直门,在明清时期是京城主要建筑材料的入口,木材、砖石入京均走这一城门。城内这片区域建有多处王府官邸。王大人胡同位
2017-08-05 00:55作者:刘继维
我出生在山西。母亲没有奶,便把我寄养在凤子驼村的奶妈家。断奶之后又来到段家庄的姥姥家。两村相距六七里山路,算是很近的。奶妈是我妈家的远房亲戚,与我同龄的是个哥哥,上面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奶爹对我很好,常到段家庄来看我,有时还把接回家住住。这些模糊久远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
2017-08-03 16:35-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