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过去曾祖父住的四合院有条蛇,家人们管它叫“看庄蛇”或者是“家蛇”,就跟家养的猫啊狗啊一样。平时家蛇藏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很少出来露面,一旦下雨,它就会悄悄地爬出来吃水,那声音也像雨声一样滴答滴答地响,颇有点清脆……

    我没有见过奶奶说的家蛇,当然也说不出它长什么样,脑海中总是把它

  • “金屋藏娇”出自魏晋志怪小说《汉武故事》,相传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

    J市老城区繁华地带有一个堪称是老字号的新华书店,多少年来一直是市民

  • 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着孝敬父母的传统和美德。小时候,看着父母含辛茹苦,披星戴月地为全家的生计忙得四处奔波,在我幼小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长大后做一个孝子,让父母享受那种和谐惬意的天伦之乐。

    随着渐渐长大,与家的距离不断地拉长。从初中起就到离家30公里的乡镇

  • 一则来自报纸的故事,一次次地拷问着人性的善恶,一次次地撞击着国人的灵魂…… 一架从温哥华起飞的航班,大概到达美国阿拉斯加州领空时,一对男女有说有笑从前方走来上厕所。上完厕所后,两人见最后两排居然空着,遂一人一排,就躺下休息了。两人都讲中文,有说有笑,说什么这飞机原来这么空啊,太困了,正好睡一会

  •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读罢《人生的境界》意犹未尽,感慨万千。深深地感到,人生的境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然而,在不变中寻求变的思维,让本该不利的情况向有利的方向转变才是硬道理。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家庭繁杂的事情,不得不面对工作的中的不顺心,不得不面对他人的态度等等。然而,当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顺意纷至沓来之时,随之而来的一定是痛苦、抱怨、责怪…

  • 在我工作的办公室东南角,摆着一盆落满了灰尘,半死不活的幸福树,瘦骨嶙峋的树干,光秃秃的枝丫,稀疏的叶片,像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挣扎着最后的呼吸……也许是司空见惯,还是熟视无睹,除了每周一像例行公事般地给它浇浇水外,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忙于事务,无暇顾及这盆看起来已经不怎么幸福的幸福树了,或许是因为这棵幸福

  • 近些年,飞机、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那个曾经望眼欲穿、翘首以盼的绿皮车已经成为历史。

    前不久,由于行程延误不得不改签,我搭上了一列开往新疆的K字头列车。看着熟悉的车次,一时间我的思绪也被拖向了20多年前那个上下车都从窗户爬进爬出,挤得连气都透不过来的时代,想

  • 如果说在这新旧即交替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期待和向往。那么对我来说,将成熟的或是不成熟的想法尽快付诸行动,就要从2018的第一天起,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用说到就要做到的决心开启新的生活方式,用恪守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验证走过的路。

    总书记在2018新年致辞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天道酬勤,日新月异

  •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总觉得所做的事都是些不动脑筋的琐碎小事,年复一年的重复早已磨平了曾经志得意满的棱角,时间长了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看得一清二楚,似乎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希望。然而,有一些有追求和抱负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往着晋升到上一级的平台,到机关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当然,人无远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