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14日,吃过晚饭七点左右,家访队员们在路旁等待着社区杨书记。为不打扰杨书记工作,我们的家访都安排在晚上。在杨书记和另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继续踏上家访之路。

    行走在阿旺镇的山间小路,从山上往下望,阿旺镇的中心部分尽收眼底,被延绵不绝的群山包裹环绕。再抬眼往上看,那群山中还零

  • 天空有些阴沉,雨水似乎随时便会降临,这是铜都镇家访的第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述了将要前去的家庭的大致情况。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忍受不了贫苦的生活条件,离开了这个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主要由奶奶和姑妈抚养长大。

    一路向上,穿越新修建的楼房,我们行至红砖为墙,绿树繁茂的老式居民

  •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安乐溪的天空上,到傍晚的暮雨袭来洗去一天的浮尘,8月10日这一天,队员们兵分两路,陆陆续续共走访了九位留守儿童的家庭。从这些来自乡野的应答里,我们窥见了贫穷和无奈在留守儿童稚嫩的肩膀上烙下的深重印记。

    我们第一个要探访的是李先巧的家,这是一位把北京大学当作自己憧憬的象牙塔

  • 14天来,我第一次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我们的故事。

    上午紧张的彩排和下午极度欢乐的闭营仪式都为最后的离别的泪水埋下了深深地伏笔。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跳《少年英雄》支教队员们在下面拼命鼓掌,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唱《最初的梦想》我们在下面连连惊叹,小孩子们的《虫儿飞》稚嫩的童声带来的惊喜连连,李宏姗老师

  • 匆匆的从威海畔坐着绿皮火车摇摇晃晃地到达,又匆匆的地拖着行李赶着返程的路途。来去匆匆,付出了,也学到了,心头留下的,洗尽浮华,便是那一世的珍藏。

    来到的地方比教科书式的贫困山区条件略好,初至的时候一行支教人便因此发出感慨。虽然东川区在不久前才脱到了国家级贫困县市的帽子,现在几经行政等级改革也没有

  •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没有长堤柳树,但是安乐溪乡的青山和野花依然在诉说着我们的不舍和感激。今天,是老师们任教的最后24个小时,对于最后的文艺汇演,每一名学生,既充满了期待,也怀着行将离别的伤感。

    早上八点,夜晚的雾气与凉气还未完完全全地散去,微风时而拂过挂满绿叶的树枝,来自北纬27

  • 久违的晨曦,是一天最美好的开始,明明才分别不久,再一次的相遇,却有着久别重逢的欣喜。清晨的空气好像有着特别的能量,总是让人能静下心来倾听自然,倾听心声。这种时候,当然也时候做一些细致的事情。

    所以志愿者们早早地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拿起笔,展开纸,轻轻地点下一点,顺势展开,用最纯粹的心灵感受书法的

  • “曙光木兰”调研团的队员们继续在郑州走访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前期关于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队员们已经走访了很多公司,进行了充足的实地调查,走访鸿贝科技有限公司是郑州调研的最后一站,调研团成员们同样有颇丰的收获。

    8月17日上午,队员们前往鸿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人事部门经理陈经理。鸿贝

  • 8月19日下午“曙光木兰”调研团的成员趁热打铁,走访了下一家服饰公司,实践探究在同样作为服饰公司的奥法罗公司中,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位趋向以及管理层人员对工科女大学生的看法等情况。

    队员们首先找到了公司车间主任王先生,王先生首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公司的工作车间并对车间的操作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讲解。之后,

  • 炎热的天气没有阻挡“曙光木兰”调研团成员们的实践走访热情。最近,他们前往郑州,在郑州本地走访相关公司,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调研。

    8月16日上午,成员们前往联系好的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走进公司,找到了人事主管崔经理。崔经理热情地带领成员们前往服饰公司的一线技术操作车间,成员们向崔经理了解了工科女大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