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调研的最后一天。早上五点多我早已醒来,但仍感困倦疲累。农村的清晨,格外惬意——嘹亮的鸡鸣,清新的空气,朦朦的水雾,让我暂时摆脱城市的喧嚣,在一片净土中享受美好的时光。小娟师姐的妈妈为了能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特意杀鸡来招待我们。但很可惜由于我们的行程紧张,终究辜负了阿姨一番心意。阿姨见我们即
2017-07-13 17:53今天,回顾整理了昨天实地采访的资料,昨天虽然辛苦,但看见那些经历过文革的老人,提到他们在文革期间的故事,至今仍有不少感触。印象较深的一位老奶奶,八十几岁高龄,可是仍然很健康。当我们问起60—70年代她所经历的故事时,老奶奶的眼里,渐渐泛起了泪光。她说,文革期间,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也许没有经历过什
2017-07-13 17:53初到徐闻,面对新的环境,心情难免兴奋,但更多的是,对本地语言的无奈。听他们讲雷州话,感觉跟听天书一样,啥都听不懂,只能在一旁傻笑,满脸尴尬。
今天两顿饭都是跟领导们吃的,所以还是比较拘谨,放不开去吃东西,感觉自己就像在应酬一样。中午还好,只有四个领导在场,但是晚上却有八个领导包围在我们的身边。还
2017-07-13 17:53今天,异常兴奋,终于到达我们的调研基地了,很荣幸能够得到金虎师兄等人的热情款待。
在经过了几天的调研准备,我们也已经对本次口述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去到酒店安顿好之后,知青协会的秘书长就带我们去吃了顿便饭。
而在下午,我们便已经步入调研的正轨,正式地开展我们的口述史调研。而作为我们的第一位采访
2017-07-13 17:53今天是我们调研的第一天,我很开心跟几位师妹一起来到我的家乡徐闻进行调研。其实,这是我的第二次调研经历,我也很珍惜每一次机会。说实话,每一位师妹的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话说在调研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对此,大家有什么问题就都提出来一起解决,我觉得大家都很棒!言归正传,早上我们十点半来到徐闻,
2017-07-13 08:22今天是来徐闻调研的第二天,相比于第一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感觉收获颇丰。
上午9:00,我们一行人出发前往老干局,访问受访对象。我与翠仁,颖琳分配成一个小组,访问陈飞鹏先生。听完他的讲述,我对文革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很多人说文革四十年浩劫,但在陈老先生身上看到的却是积极向上的能量,他把他的文
2017-07-13 08:22文革调研正式进入高潮阶段。今天,我们预备采访5个文革经历者,进行口述史采访。
今天早上,由金虎师兄在徐闻老干局出等我们,为我们接引由知青协会秘书长安排的两位受访者,一位是陈昌伍同志,他是退休的组织部干部,为我们讲述了他经历的主要文革事件。主要讲述了他在文革时期,在广东海康学校做学生以及随后就任教
2017-07-13 08:222017年7月9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历史寻踪”实践队湛江组的队员们,与退休干部金虎等人一同参观了徐闻县多处20世纪60-70年代极具时代感的建筑——城北乡谭家村大队屋、“毛泽东思想万岁”遗址、城东水利工程胜天渠。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在60、70年代期间保存比较完整的遗址谭家村大队屋已遭到破坏,曾经的
2017-07-12 12:56调研的第二天岭南师范学院“历史寻踪”阳春分队到达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茶河村进行调研。这次调研的任务是调研该村子的“精准扶贫”情况。到达地点后就开始着手调研工作。
这条村子背靠大山,连绵不断的山峰就像这条村子的屏障。雨后的大山被大雾遮住颇有几分美感。怀着激动的心情,也许是我第一次发放调查问卷原因吧。
2017-07-12 12:50有人说实践出真知,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正确。但我确实在这次以文革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收获了很多。首先我收获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看到的知识,在调研的过程中,老兵、油公司的老职工、海南的渔民等都和我说了许多他们在文革时期的经历以及对于文革的一些看法。在和他们的对话中,我更是认识到以前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并不像书本
2017-07-12 12:49-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