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东
诗人因作诗而处在与沉默的特殊关联之中,他们总是会以某种命定的方式返回到诗之开端或终结处的沉默里。
我们可以用中国新诗中的某些作品为例,来说明如何在细读中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著名的《诗八章》中,穆旦将沉默的发生场所置于到爱欲的玄学空间之中: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语言所能
2017-05-04 10:51“鸢尾”——诗里的一朵蓝莲花
如今,写诗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读诗的人却越来越来少。
物质的丰盛,娱乐生活的多样化,加上生活节奏的快变和互联网的便捷,人们更乐于享受能带来直观感受的简单娱乐节目。与其用半个小时去读一首晦涩难懂的诗词,倒不如花十天的时间去看一部网络小说来得畅快,即便是如《红楼梦》这
2017-04-17 09:43《童年》
作者:赵嘉音
蒲公英从手掌起飞
蚱蜢逃向草丛中的家
毛毛虫请你离得越远越好
妈妈啰嗦的话语像稻草人的衣服
在永远没有玩够的花坛上飘呀飘
蚂蚁 纤瘦的男孩
玫瑰 可爱的巧克力小姐
兔子先生奔跑在梦境里
七彩的霓虹
消失在早晨的雾霾
远行了多久啊
2017-04-08 13:20浣花惆怅溪边月,
痴恋谁能解?
我化泡沫葬身
你头戴王冠君临
长安人影密初叠,
难奈夙缘犹浅寸心结。
我的名传颂世间
美人鱼这物种却消失
朱颜渐瘦红笺断,
抚事为君叹。
海面半张人脸依旧
舞会恣睢依旧
倦游回首忆当年,
造化徒留执怨戏人间。
你
2017-03-31 13:2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