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说起来我也游历过一些地方,但当提到台儿庄,我脑海里闪现的只是那个沾满硝烟的名字,却从没把它和古城古镇联系起来过。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里正是因了曾经的一段战火,因了曾经的一段古运河,因了曾经的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当地人们才在旧的废墟上把城再次修缮筑建起来,并与华沙并肩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
2018-04-23 20:26夜宿杭州,在灯光斑斓里逛了宋城,观看了华丽的“千古情”演出,但这些毕竟不是最令人神往的,我想无论是谁,既然有幸来到这“天堂”之地,心里挂的念的自然是那名闻遐迩的西湖了。
一大早,我们这群从北方来的游客在当地导游带领下,沿湖边南山路稀稀拉拉的走过去,远远看见一座八角形楼阁式高塔耸立在树丛之上,“那
2018-03-26 12:40本以为中西部城市干旱少雨,可第三次到古都西安时,却又遇上阴雨的天气,这到真得让我有了些诧异,甚至菲薄起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我是怎么和这座城搭上联系的呢?几年前对它的印象也还停留在教科书和贾平凹先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哩,说千道万其实这都是因为儿子,儿子上的大学就在南城墙的朱雀门外,入学放假总不免来上两趟,
2018-03-23 14:11曾经从南方回来的朋友口中我略知过乌镇的美,曾经在文字的只言片语中我阅读过乌镇的美,曾经由图片和画卷里我想象过乌镇的美,但当有这么一天,我踩着初春的薄暮,怀着期待的心情真正走进乌镇的时候,便真一下被她的美给惊到了。
在将雨未落的天色里,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倚水而立,高的低的,鳞次栉比,古朴而自然。
2018-03-15 14:43今年的时令比往年要来的早些,用我们老家话说“立春”是“打春”,其实春在年前早就“打”过的,所以大年过完已是“七九”之末,农谚道:“七九河开”,说起来,对于久居城里慵懒的我,倒真有些时日没去七里河边上溜达了,也不知那河道里的冰到底开了没开。
放寒假的儿子在楼上自顾自摆弄电脑,时不时传来他敲击键盘的
2018-03-12 14:37早晨,换乘旅游车到达木渎时,没想到灰蒙蒙的天空竟下起了小雨,一下车寒冷总有那么一点儿,雨零星而慵懒,随风飘荡过来,拂着拂不着的。如没记错,算起来这应该是我第五趟到苏州,前几次大都在八、九年之前,那时只知道城里的园林、虎丘、寒山寺,至于木渎,没听人介绍过,更别提有幸来这里一游了。
木渎门口用红灯笼
2018-03-10 22:01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他们就像有一个默契和承诺,在短短的九十二天,先后都平静地闭上眼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尽管村里街坊劝慰说,人老了又病了这许多年,不论是谁都会有这一天,可我总觉得母亲父亲没有走远,他们一直都在!
母亲最后的时候,我作为唯一的儿子没有守在身边,家里人一直等,一直等啊!那夜,当我得知消
2017-03-21 15:51阴历的年终岁末,总是让平时慵懒的人也不得不忙碌起来,俗语说:“二十四,扫房子。”我环顾自家被岁月和尘埃浸淫的房子,确实也有打扫一下的必要。好多年没在城里过新年了,擦擦门窗玻璃,掸掸屋内的角落和四壁,收拾收拾凌乱的书橱,况且大三的儿子回来了,还多了一个年轻劳力,既然是打扫日,说行动就行动,不大会儿,本
2017-03-20 15:46在北方,我们这里的春天只有二月二过后才慢慢显出自己的矫情和慵懒,暖一阵子或冷一阵子就像是春天临醒前深浅不匀的呼吸,没准儿哪一天早上你推开窗子,眼前一亮,她就满枝头令人惊诧的来了。沐浴在这样的季节,触景生情也罢,浮想联翩也罢,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怀念。
低垂的柳丝总是最惹人眼的,每一根枝条都钻冒出
2017-03-16 18:00人到中年,不知啥时凭空多了许多惦念和牵挂,元旦一过,时常想就快放寒假了,上“大三”的儿子快回来了,没事总爱盘算他回来的日期,毕竟一个学期回来一次,这样的分别,时间确实有些长了。想想这人也怪!孩子小时,整天叽叽歪歪,上学送下学接,赶不对劲儿还使个性子,发点小脾气,弄得父子都虎起脸,大眼对小眼,谁都不爱
2017-03-16 17:59-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