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的马兰圩稻作区内,稻浪起伏。春末夏初之际,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
某一天,孩子们发现每天经过的田间小路旁边,相隔两沤稻田的堤埂下、水塘旁,多了一架古老的木水车。水车是黑色的,不知道是用什么工艺弄黑的,但绝对不是用油漆漆的。
十岁左右的孩子,个个好奇。这样的木水车,在他们年幼的记忆
2017-03-07 08:35过东风桥不到30米,左手东边又是一条圩堤与公路相连。
父母工作的那个县办大集体企业的子弟小学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当肖峰开始读三年级时,每天都要从这里转上这段圩堤,在堤上走五六十米再下堤,穿过后来才知道名称的马兰圩稻作区,去礼步小学读书。在肖峰写这个作品的2011年11月29日,穿过马兰圩区、紧靠肖
2017-03-07 08:35走过两排柳树,右手西边一条圩堤通向梅岭山脚。沿着这条圩堤,肖峰们可以到山里采蘑菇、摘草莓、摘栀子花。山里离家很远,这里发生的故事多半是肖峰比较大了的时候。
再往前,是东风桥。桥下是赣江支流乌沙河的一条小支流,平常是梅岭流下来的溪水,水不深,肖峰们也常在这里捕鱼。水下的每一块石头肖峰们都很熟悉。印
2017-03-07 08:35打开记忆的窗口,眼前是一条窄窄的沙石公路。年少的肖峰不知道这条当年的沙石公路是一条能够通往北京,能够通往罗马的重要县道,更不知道这条沙石公路若干年后会成为中国南方一个重要省会城市——南昌三环十一射路网结构的重要一射。
出家门不到五十米就上了这条沙石公路。
往西南一里便有两排护路的柳树。记得这
2017-03-07 08:35-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