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6年,青年杜甫满怀豪情,踌躇满志,踏上了游历齐赵之路,时年25岁。至东岳泰山,写下这首名篇。此为杜诗现存最早一首,但应该不是杜甫人生第一首诗。他在《奉赠韦左丞丈》写道: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早就以诗赋闻名了。但此诗得以流传,与其抒志气势磅礴、写景气度不凡有关。尤其“一览众山小”最为人传诵。
2017-01-03 14:12(一)
依稀往事几曾见,
故地重游廿一年。
仙姝敢问尚在否?
笑看荷叶绿满眼。
(二)
负笈三载风雨过,
光阴荏苒已蹉跎。
蓦然回首多虚度,
醉卧红尘何须说。
2017-01-03 14:12奢言不惑谁解惑,
冷暖自知不堪说。
常有清风伴明月,
无花无酒快意多。
2017-01-03 14:12新年第一天,驱车六百里到安徽桐城。慕名前来,乘兴而去。少时读姚鼐文章,始知桐城派。为近古散文第一流派,一宗三祖四杰,名家辈出,渊深流长,余绪不绝。高山仰止,身虽不能至,心实向往之。数次规划前往,但终究未能成行。今日得以近观,喜悦之情溢之于外,虽未手舞足蹈,然已心驰神往。
到得下榻之处,已近中午。
2017-01-03 14:12拂面春风无寒意,
正是游走赏景时。
惜无桃李来争艳,
湖边登高堪折枝。
2017-01-03 14:12品菊听枰声,
胜负笑谈间。
黑白两相宜,
悠然又一天。
2017-01-03 14:12在每一个人看来,父亲都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人。哪怕再平凡再普通,父亲也是一座山,巍峨千仞;或是一片海,宽广无垠,或为天,庇护万物,或为地,厚德载物。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幼年读过几年书,识得些许字,打得一手好算盘,毛笔字遒劲有力,圆润饱满,颇有几分功力。那时在农村,简直就是“全能先生”了,
2017-01-03 14:12时光荏苒,倏忽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已届不惑。回首走过的人生阶段,展望已在眼前的明天,似有很多感恩的情愫在心头萦绕。试以在我曾有过的人生中出场为序述之。
感恩我的父母。贫穷艰难岁月,生我养我诸多不易,父母不以我为累,育我以体魄、送我入学校、教我以道理,成家立业仍以我为牵挂。此恩此情,无从以报。庆幸
2017-01-03 14:122012年,江西省全面启动推荐农村优秀青年免费上大学,以“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为主要特点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培养6000名大专生、1000名本科生。学员毕业后全部回到农村,有的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有的创办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有的从事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成为农村里一批“不走的大学生
2017-01-03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