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军

    路溪禾洞村客家围的村文化室,原是一栋3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平房,当时是堡垒户陈显发的家。其实多年前,在这个并不起眼的房子里,曾经进行过几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那是在1944年12月的一天晚上,路溪禾洞村客家围,陈显发家中一个隐蔽的房间里,陈显发等几个人正围在一个长40多厘米,宽30

  • 徐 军

    毛泽东曾在诗作《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这样写道:“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在龙门县的左潭乡,也有一个抗日武装大刀队,他们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很落后,但是依然凭借着勇气和智慧,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他们“夜袭日军军营,砍杀日本鬼子” ,至今还被龙门的老百姓广为传颂。

    龙门县左潭乡,群山

  • 徐 军

    江厦村,位于龙门县东部,离县城约三公里。世居村民以谭氏一姓而居,村中的谭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几乎和龙门建立县制的历史一样悠远。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沧桑,龙门谭氏家族最早开基者的身影已渐渐模糊,但是这个家族却不断开枝散叶,人才辈出。

    时至今日,谭氏族人谭纶邦的武进士牌匾还被存放在龙

  • 徐 军

    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反共事件在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广东省党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活动十分困难。

    1941年3月3日,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书记钟靖寰和组织部长李志坚等,前往沦陷区指导工作,路经增城二龙圩时

  • 徐 军

    “曹湘,你赶紧带领警卫排去山下接应兄弟部队。”司令员紧急下令。

    “是!”政治部干事曹湘领命后率领警卫排星夜驰援南昆山下。

    清晨,南昆山下战况异常胶着,曹湘率领警卫排拍马赶到,从侧翼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引领着兄弟部队迅速往南昆山里撤。

    上山的路上,曹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陈

  • 徐 军

    1944年7月5日,刘其敬带领其助手刘亚焕陪同他回到了故乡茅岗石墩村,他是回老家来看望生病的老母亲的。

    刘其敬是一位热诚的爱国人士,也是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与中共地下党员吴仲交往甚笃,对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日救国主张也是赞同的,也曾为龙门地下党提供过大量的帮助。刘其敬除了担任国民政府龙门

  • 纪念龙门军民打响抗日第一枪八十周年

    徐 军

    在龙门县沙迳镇马牯山上,一座抗日将士合葬墓屹立在官路下山嘴,由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博罗县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以下简称“东团”) 的3名小分队成员和50多名国民党官兵烈士长眠于此,是龙门军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历史见证。

    沙迳镇,位于龙门县的中南部,是

  • 徐 军

    寮田离低冚村不远,是一个只有20几户人家的村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子里的人无论贫富,都喜欢栽种年桔。年桔又名小叶桔,是生长于亚热带的一种常绿水果,因成熟期正值春节,故得名“年桔”。除夕,将一双桔子放在床头和桌子上,取“大吉大利、吉到运到”的意思,是龙门人过节和送礼的必备佳品。年桔树呈

  • 徐 军

    广州起义失败后途经龙门的工农红军红四师,经过夜宿地派圩和历时六天的“龙城整编”后,离开龙城继续向东行进,在龙门县和河源县交界的平陵镇白芒坑村松龄围休整了三天。

    1927年12月26日早上,当这支1200人的红军队伍经过平陵镇山下村时,在茶店至铲头坳的路边休息,口渴的士兵排着队在路边的

  • 徐 军

    龙门县地处粤东北部,位于增江上游,东南与河源、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增城县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多为山地和丘陵,资源颇为丰富,总面积约有2千平方公里。

    龙门县城龙城围绕七星冈而建,地势较高,内有天然护城河西林河,西北有小河环绕,围城东面无水,城内有一县行政、文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