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之日,几位曾在我县教育界同业共事的“老三届”知青,自宁波、西安相约归来,作“返乡”(他们自称这里是第二故乡)访友之旅。约了在县城的几位老同事,共览山城新貌,又去原插队、执教过的山村、学校旧地重游。

    他们离县已二十余载,虽有几次出差顺道的探访,但各自公务匆匆,难得今日退休后的悠闲自在。相顾互盼

  • 千阳民俗散记

    跑马迎驾 春祭山神

    ——记南寨塬春祭山神圣会

    新春之际,由各村会轮流举办山神圣会,是南寨塬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塬内较大的村庄一般自为一会,较小的村庄则多村或同宗联办。圣会时间一般在正月上旬,元宵节前,每年会址虽有约定俗成的轮流顺序,但因赶山神会含有显示村会人心向善

  • 县城东南十里,千水之阳,南寨塬塬边龙泉寺村下的半坡坳沟中,有一股自岩层中渗出的甘泉,于石雕的龙口中汩汨流出。千百年来,泉水不仅供塬边上下的庄户人家赖以生存,而且下注田畴滋禾润稼,四时不息。由于在这黄土高坡的半坡上,石泉天成,水出龙口别具特色。在清王国玮主编的《石门遗事》及《增续千阳县志》中将其列为千

  • .同学古稀会

    丙申初秋,我高中六七届老同学于县域古八景之“石门延月”之地,相约“古稀聚会”。当年高中老师应邀重游故地。离校四十八年重聚,师恩拳拳,友情绵绵。抚今忆昔,感慨系之,草成拙文。

    秋虽至

    暑不退

    “石门延月”故地(1)

    古稀学友重聚。

    相顾盼

    鬓发斑

    乡音无改

  • 风物散记之民俗篇

    三月十八古会

    大寨三月十八古会,是我儿时的乐事记忆之一。那个年代(上世纪50年代),南寨原各大村庄几乎都有寺庙和古会。如正月十六走马棱(祈子寺)会,二月十九闫家村(保宁寺)会、三月十八大寨(两仪殿)会、四月初八龙泉寺(佛教禅院)会,六月十九南寨(延庆寺)会、七月初一胡家寨(

  • .同学古稀会

    丙申初秋,我高中六七届老同学于县域古八景之“石门延月”之地,相约“古稀聚会”。当年高中老师应邀重游故地。离校四十八年重聚,师恩拳拳,友情绵绵。抚今忆昔,感慨系之,草成拙文。

    秋虽至

    暑不退

    “石门延月”故地(1)

    古稀学友重聚。

    相顾盼

    鬓发斑

    乡音无改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