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儿时挚友, 好象棋。 少时曾获各类棋赛奖励无数。 闻其曾三连败于一女子,先拜其为师,后娶其为妻,传为佳话。

    久别重逢, 问及详情, 他哀叹说, 棋还可以这样下。 第一局, 原本胜利在望, 她马突然改走“目”字。因为是千里马。兵还可以来回走。说是特种兵。我措手不及, 输了。 第二局, 我以雷霆

  • 平安夜,去朋友家小聚。看那圣诞树上闪烁的彩灯,亲朋好友满坐, 朋友夫妇忙里忙外, 张罗着晚宴。 朋友端汤不小心洒了一点在地板上, 朋友妻一脸的幸灾乐祸,先是走过去一把抓住朋友的手, 仔细的看,然后把手凑到嘴边, 从左到右吹了一口气。 再看, 再吹。 如是者三次。 有客人调侃说, 有哪么好看?朋友一脸

  • 煮米饭时, 紧贴锅壁的那一层饭,因温度高, 被烧灼得很焦脆, 呈金黄色, 吃起来香脆可口。 在我们家乡, 称为锅巴。

    中学时, 大家中饭都在学校吃。学校用大锅煮饭,大锅底部会结很厚的一层锅巴。 饭煮好后,根据各班人数, 由煮饭的师傅分好放木桶里。 而锅巴通常是舔头,煮饭师傅往各个班的饭桶里都放一

  • 读童伟明《久违的快乐与享受》后感

    记忆中的童年,

    快乐与疼痛相拥,

    甜蜜中夹带辛酸。

    一脚泥泞,

    两手冻疮,

    怀抱着挥之不去的饥寒,

    偶尔逛逛露天电影院。

    生在新社会,

    长住红旗下,

    那是我们的童年。

    ---

    抬首见蓝天,

    看屋后板栗柔荑花飘,{p

  • 一直想写一点和中学,小学有关的文字,这些年迫于生计,在外漂泊,始终没有动笔。近回武汉,读同学伟明的回忆往日老师的文章,心有感触,遂写下此文。

    我就读的中学,名为北丰中学,在老人们的口中,多叫它赵家中学。 相传中学是建在一个赵姓大户人家的原址上。赵家的祖上,曾经出了一个名人赵连科。赵连科官至太守,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