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道德哲学的革命。我国却只进行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革命,却没有进行道德哲学的革命。我国的道德根基是针对弱者的,用恐吓的和舆论的手段企图对不道德者进行批判和攻击。然而这是无效的,了解过西方哲学的人都知道,人民并不是被吓唬着长大的,并不怕死和舆论攻击。因此道德

  • 其实活着是一件在普通不过的事了,正因为普通,所以才被我们忽略了如何去活出价值。同样是活着,有的人醉生梦死,其实与其说他还活着,倒不如说他已经死了;有的人看到别人怎么活着,自己也盲目模仿怎么活,他的思想和精神也早就死了;而有的人却每一步都很真实,虽然痛苦,却快乐着。比如目前比较火的沈大师,流浪那么多年

  • 相信即使是再多么喜欢读书的人,也会产生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生活和书本出入那么大?是书本上错了?还是我学的不够到家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知行合一做得不够真切。

    从某些方面来说,书本上所讲的道理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客观存在的道理。其关键在于读书者的个人领悟和实践。行动中时

  • 在当今社会,挣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有的人为了挣钱,到头来虽然挣了很多钱,却最终一无所有;有的人不仅挣到了钱,还收获了幸福和长寿。

    人一生也就是能活七八十年,所以是非常短暂的。花生命的三分之一去奋斗已经相当不错了,按九十岁来算的话,就是奋斗三十年。而现实中,很多人已经三十岁了,还处于奋斗的年纪

  • 窗外寒梅三两枝,青炉煮酒日迟迟。

    望湖同饮共陶醉,一树云烟一首诗。

  • 前两天我刚发了工资,就忍不住去买了一套岳麓书社出版的《资治通鉴》,价格128元,当然,目前对我来说不算是个大数目,可是以前我一直想买全本,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钱。能够如愿以偿,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据说,毛主席和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时候,他们每天早上起来,读的书都是《资治通鉴》。然而最终两个人的

  • 一个坚持写日记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先前,曾国藩,鲁迅,蒋介石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有的出于个人爱好,有的则是为了炫耀饱读诗书,而有的人则是为了给自己看。我从二零一一年开始写日记的,至今已经有了八年的历史。前五年都是用的纸质版,比如一个笔记本啊,一个练习本啊……都可以,主要是记下自己

  • 智慧一半起源于历史,一半起源于创造。创造并不是人人都拥有的天赋,而历史,只要你认得字,多重复去研究,就能弄明白里面的道理,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智慧。

    因此,读书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了解历史,获得智慧。当然,我这里讲的仅限于历史、哲学等的书籍。

    据说,蒋介石的日记里不止一次提到

  • 杭州的冬天总是细雨绵绵,让人觉得有一丝彻骨的冷意。然而,蜷缩在家里享受空调是枯燥乏味的,不如去郊外来一场徒步旅行,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冷和空气的鲜。

    早晨,大街上几乎是一尘不染的,雨水冲刷后变得焕然一新,偶尔会看到一两片重新飘落下的绿叶,那也不过是寒冬的残留。我沿着文二西路,一路步行来到了西溪北门。

  • 这篇文章我要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可真了不起。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我要介绍的这个人物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是大家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没有争议的人物,相较于孔子,他的生活显得更加有血有肉。以前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历史课本上曾介绍,王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