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春
窗台上的一盆绿萝,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阳光雨露,长得蓬蓬勃勃,茎壮叶茂,叶片上浓浓的绿好似要滴下来一般,藤蔓顺着花盆的外沿垂下来,在地面上自由自在的蜿蜒行走,快要铺满了整个阳台。
妻子灵机一动,说要给它换个环境,用它来妆点客厅的背景墙。于是就把绿萝从阳台搬到电视柜的旁边,理顺了藤条,
2016-08-25 16:56“一桥海上悬,横贯北和南。像是龙出海,昂首向碧天。泱泱大海湾,莽莽长桥连。青岛和黄岛,从兹把手牵”。有人在跨越了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后如此赞叹。然而,当我真正行走在这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上,亲身领略大桥的雄伟丰姿时,却另有一番惊喜与感慨。
前段时间陪父母双亲到山东小游,从日照到青
2016-07-11 09:25儿时老家的门前有一条河,河面很宽,河水很深,经常行走货船,客轮也有定期航班。它不仅是从斗龙河到镇上唯一的水上通道,也是沿河人家生活用水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它陪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时候没有污染,河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春夏秋冬,风光各异。我最喜欢的是夏天,最讨厌的是冬天。冬天不仅天气寒
2016-07-03 08:03西溪古镇,位于江苏省东台市西郊,古运盐河畔,系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素有“先有西溪,后有东台”之说。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镇,隶属于扬州府海陵县(今泰州市),直至清乾隆33年,建东台县,西溪始属东台。
来到西溪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上“西溪胜境
2016-07-01 11:1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008年11月出差江苏省兴化市,有幸参观了郑板桥纪念馆。瞻仰先贤生平,感悟先贤的艺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深深为先贤的风骨所折服。
郑板桥纪念馆为古典式建筑,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进入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座大
2016-06-30 12:53斗龙河, 又名斗龙港,位于今江苏盐城境内,流经大丰、盐城、兴化等地。曾是盐城境内比较重要的排洪、抗旱、水上运输通道。
儿时的斗龙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在斗龙河的两岸,密密匝匝的长满了芦苇。河道弯曲处,便形成一片一片的芦苇荡。
“寒山冰雪三九风,伏于深处扎新根。楚天云雨第一雷,便是芦笋破土声
2016-06-28 15:54人到中年,生命的节奏变得舒适而从容,生活也显得如此恬静而温馨。
近来,逾发喜欢上了一壶茶、一卷书的夜读,在茶香和书香中品读时光。人生,便在字里行间发酵,如初酿米酒般香甜。
周日,是定要和妻到小区对面的公园散散步的。携着妻的手,感受着彼此掌心的温度,享受着难得的清静和悠闲。漫步花草丛间,用相机
2016-06-27 13:18去年春天到乡下踏青,经过乡下的老屋,暮然发现,老屋真的老了。
乡下的老屋,前排是三间平房,红砖,水泥瓦,墙体用泥灰砌成,嵌以水泥沙浆。后排是一座两层小楼,三下两上,盖着青瓦,内墙刷的石灰,外墙刷着水泥。老屋中间有个小院落,前后屋以石板铺就的小路相连。院子里长着一些芍药、牡丹和几棵已记不清名字的小
2016-06-27 13:17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做菜做饭靠的都是老土灶,砖砌的灶台,大铁锅、小汤罐,高高的烟囱穿过屋面伸向天空,每到做饭时节,整个农庄炊烟袅袅,很有一番乡村风味。
我家的厨房里是一台三眼的土灶,三口大小不等的铁锅依次排列,最大的尺八,最小的尺二。铁锅里口靠近烟囱的地方按放着铸铁的汤罐,平时放上冷水,利用柴火
2016-06-24 17:45今年春节期间,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姐姐、姐夫和几个晚辈都拉进来,一家人在群里互相拜年,祝福贺喜,热闹非凡。然而,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细一思量,原来群里老少俱在,唯独没有父母亲的声音,便觉得非常遗憾,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尽快给父母换上智能手机,教会父母玩微信。
三月的一个礼拜天,正好是父亲的生日
2016-06-24 17:45-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