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就是灵魂的呐喊

    “呐喊”似乎是令人“神往”的一个名词。鲁迅先生有过小说集《呐喊》里面收录了许多今日仍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呐喊》,这幅画在2012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功,创造了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蒙克的绘画风格以“后期印象派”为主,在主题

  • 诗与故事

    故事是可以讲述的,诗也是一样,只不过诗与故事的方式是不同的。许多故事流传于民间而且能够经受千年的传承,不断与所处的时代磨合,蜕变,升华。它在每个时代的意义都不一样,所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很羡慕这些故事,即使人们说不出它的出处也不知道它的作者,但是受这些故事的影响,如在夜晚里的灯火,总会

  • 诗之惰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辛勤”耕耘者,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讲,更是这样。文学创作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往往把作者本人驳的“体无完肤”,这对作者是非常“残忍”的。文学生长在作家的血肉中,正是这种“残忍”,文学才有了“生命”,才能够推而广之。

    在多彩的人类文化和文学体裁中,诗歌无疑是耀眼的明星

  • 幻灭中的“幻相”

    蒲伋

    《蒲伋诗境》确立使用“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用自我的情感来表现客观世界),其中《幻灭》出现了种种“幻相”,仿佛能看到“橘红色头发,没有尘埃的脸孔”在自己面前一般。只是诗中没有刻意刻画那张没有尘埃的脸孔拥有什么样的眼睛,是否也像诗集《泊》中经常提及的“翠绿色的眼”。{p

  • 布面丙烯

    原来我是只身躺在冥静的堆垛上

    持着铜的盾,握着铁的枪。

    聚居的许多人修正着犁耙的锄,

    举着开垦的锹;恬静徜徉。

    他们想在城市的中间

    建盖绿树成阴的土木村庄,

    鸟语花香。

    耕着黑的土,放着白的羊;

    人不用伪装笑靥言语信马由缰。

    夜晚他睡在隔壁的出租房{

  • 橱窗

    当一首歌响起在广场上,

    绘声描绘出哥特式的建筑。

    许多人会驻足停留侧耳

    倾听和着欢快节奏跳着街舞,

    每当我睡在街道上,

    真实的快乐来自于自身的孤独。

    或没有什么窃喜,

    这种快乐已有了太多雷同与反复,

    你无法明白走过的路平坦细腻,

    也有泥沼陷阱滩涂。

  • 在创作《蒲伋诗境》的时候常与自我对峙,在这种不断的辩证和认知的过程中渐渐清晰自我的方向,似乎另一个真我在诉说着:“我的诗歌在茫茫文学海洋里只算做‘沧海一粟’,能够被你注意到,这是我的荣幸。而且非常感谢你的到来。”

    当然就诗歌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而言,诗歌不是奢侈品,更不是快消品。它不是被人供奉的,

  • 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诗歌是要求韵律的,所以会说诗与歌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谱曲。所以在诗歌的创作上来讲“韵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对创作者来讲又是非常头疼的,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牵强”的韵律出现,导致整篇诗歌词不达意(《蒲伋诗境》曾有过这样的诗歌刚开始还认为挺好,之后就发现这是故弄玄虚,被删除

  • 如果说“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而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这句话用在诗歌创作上尤为确切。用了十年时间,在寂寞彷徨甚至四处漂泊中完成《蒲伋诗境》三部曲《泊》、《漂》、《溯》,并不是因为有了它们会使生命能量增强而是在坚持中看到了希望,这不是外延而是内涵,甚至是迅速收敛的内容。

    我们都不是天生的

  • 荷花二(蒲伋为荷文化写诗)

    我将再次看到你,

    带着虔诚走近你熟知你拥抱你,

    为此我长久的流浪,

    忍着饥饿和迷失和风霜雪雨。

    更多时候我沉默着,

    将灵魂空壳埋进孤独的城市,

    而你远远站着窥察我的言谈举止,

    或读着我的诗。

    它本不是为你,

    却因为你,

    我学会赞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