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散记

    完美的人生总是遥不可及,但只要活着都是美好的。

    ————李雪健

    2024年的最后一天。夜幕渐渐降临。

    他站在窗前,看对面楼宇的灯光渐次开放,看烟火人间温暖祥和,郁结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他不记得已经有多少次这样,把自己放在窗前,灵魂却飘向远方,茫然,沮丧,绝望......

  • 三十年同学聚会记

    斯有别院,坐拥南山,谓之南山别院也。处曾家山腹地,为清幽之洞天。卅年同窗聚会处,煮酒品茗听雨轩。

    时值甲辰龙年,七月淫雨霏霏。然佳期至而风雨停,良友聚而浊云开。空山新雨后,霞光晚照。流光相辉映,气象万千。

    群贤至,佳筵开。土灶土鸡,烟火人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一杯饮岁

  • 相忘江湖

    30年前。他18岁,她16岁。

    那一年。他在川北一所中等师范读三年级。她在邻市一所中等师范读一年级。

    她们结缘,源于他在《巴蜀师苑》上的一篇“豆腐块”。在那纯粹的年代,在那个纯情的年纪。她仰慕他。因为文字。

    他和她,成了笔友。

    笔友是那个纯情年代的流行模式。

    她们谈

  • 在川北农村,土地多为山地,在小型农业机械化还没有更多普及到农村的时候,人们深耕细作、伺弄庄稼,就靠耕牛了。

    父亲是地道的庄稼人。记事起,耕牛就是父亲的“宝贝疙瘩”。在家里的地位,丝毫不逊于我这个“幺儿”。

    刚刚“包产到户”,耕牛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哪家有一头身强力壮的耕牛,犁田耙地,省时

  • 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入世警醒。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值得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是他对自然、对道德的尊重。

    时光,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你我一出生,就徜徉在这条时光之流里,一生都在泅渡。不管是如沐爱河,如沐春风,还是度日如年,兵荒马乱。概莫能外。

    在时光之流里,你

  • 我有一面镜,它不是凹面镜,也不是凸透镜,它是一面平面镜。普通如我,放在镜子堆里,如我淹没在人海。

    此镜,并无旖旎故事,本同事弃物,被我宝贝,已十余年了。

    有人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而我之镜,仅掌大小,方寸之间,只容得下自己的容颜。

    有人说,生活即镜,你笑它笑,你哭它哭。而我之镜,仅供与

  • 曾家,

    你是我的厚土、我的原乡。

    是我记忆生长的地方,

    是我飘忽的气根,找到的湿润土壤。

    你五百七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滋养五万儿郎。

    //

    在你的原野里,

    我是一棵迎风的高粱。

    在你的呵护下成长,

    在你的怀抱里徜徉,

    被甘甜的乳汁喂养,

    被如水的眼

  • 总有一些事儿,不经意间就会触动。

    就像现在,曾家山引爆朋友圈的那些网红地,抑或民宿,都是我小时候经常光顾的地方。也许是藏在“深闺”无人识,也许是司空见惯不足奇,对于它们,见与不见,倒并不十分迫切。而有些过往,总会被触动,并渐至鲜活。

    老林林场拾麦穗

    “老林山庄”是新晋网红民宿,就在老家“

  • 转路,是蜗居在小城的人们,每天晚饭后的惯常活动。一个人也好,一家人也罢,或者是约着三五个,脾气合得来的、平常耍的好的,相互吆喝着,一路出门遛弯,散散心,消消食,也是一种不需花钱的锻炼方式。

    小城不大,以前没有扩建时,一支烟的功夫,就可以转大半个城。“5.12”地震的重建机遇,扩建了新城区,又把老

  • “杜老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杜老汉”不老,是个四十多岁的小伙子。“杜老汉”也不姓杜,姓木。据说他小时候腆着个“屎瓜肚”,像极了集市上买杂货的杜姓老头儿。“杜老汉”这个绰号,被当地人叫了近四十年了。

    “喊杜老汉儿,比叫他本名还要应名。”熟悉他的人说。

    “杜老汉”所在的村子在潜溪河畔,属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