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戚人)
77年国家恢复考试制度,拨乱反正后的第一轮招生考试,把“高考”这一陌生而亲切的名词,转瞬植入了国人的心间。也让一度干渴的我们,遇上了迟到的好雨水。
那时的高考,更称得上全民瞩目的盛事,为的给更多有为青年提供龙门一跃机会,国家对高考的学籍、年龄限制较宽,已经成家的社会青年也有资格
2016-06-06 08:38(文/戚人)
由于面山而居,这一段的早晨,总能早早听到晨鸟的歌鸣,还听到了布谷鸟的鸣声,这里那里,或远或近的对鸣,将记忆拉向遥远,拉向我曾经日日守望的乡村。
布谷催春,这是一句现成的说法,在我的记忆里,布谷却是一个与麦黄夏熟紧密关联的物候,每当家乡田里麦子黄熟时节,村头布谷声声,就是乡村特有
2016-06-06 08:38(文/戚人)
翻看微信,无意之间见到《平凉日报》公众号征集“最有情怀的年终总结”的启事,要求大致是:客观叙写自己这一年所经历的人和事,要有健康积极的情调,能够以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
本来知道,大凡健康的人生,适时的回顾总结确实必要。旧年离去新年来临,将过去一年经历的人事做点盘点,其实就是自我
2016-06-04 15:39(文/戚人)
微信朋友圈里,又有马德先生的美文热传,一看《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这标题便怦然心动,再粗略浏览几段,忍不住地喜欢,随即收藏,并同时转往了QQ空间。
闲来无事时,细心回读这本色生香的美文,看马德笔下的人生世相,看他对人生苦乐的诗意阐发,就有如品佳酿、绵醇可口的熨贴感,不禁也有了与之
2016-06-04 15:39(文/戚人)
是容易沉溺于琐碎里的人,为着有意义或没意义的事,总会把自己置于一路奔忙的境地,积日渐久也便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假如有一天为的某种需要,要束手静候日头东升又西落,反会惶惑难过到难以忍受。
对这样的一种状态,妻子极经典的评价是:这纯粹就是个骆驼客的做派,宁愿驼重不驼轻么。大女儿的看法
2016-06-04 15:39(文/戚人)
有了网络,有了QQ,有了微信,只要有空,只要愿意,只要能够,我总也可以跨越万水千山,悄悄地过来看你。
看你,就是看四季;看你,就是看岁月;看你,就是看世界;看你,就是看人生;看你,就是看我们共有的风景。
看你,我以放松的心情而来;看你,我以随意的姿势而来;看你,我带莫名的期
2016-06-04 15:39“记住曾经的人和事”,这是许多年前读过的一篇短文的题目。说来那属于信手拈来一篇,文章似乎并无太多玄妙之处,但过目之后,又复读再三,竟无来由钦佩于作者的温婉情味。
短文曰,长久以来笔者有了一种习惯:把同自己有过交往的人的名字记下来,坚持日久竟然记成了厚厚的一大本。每每闲暇之时揽本在案对着一个个曾经
2016-05-30 11:45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即二个五正好相叠的意思。端午之日,地球的公转使北半球上太阳开始正对北回归线,此时太阳的高度最高,白天日光接近直射,端午因此也称作端阳。
端午节是纯粹的国产节日,说起它的来历,似与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投江殒身有关。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
2016-05-30 11:44-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