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山路上
秦岭山水我拜谒过多次,但从来没有在黄昏下领略她的柔情和风采……。
当秋意染红了山涧,枯黄的叶子在秋风里尽情舞动的时侯,夕阳把金色涂向了人们头顶上,山路和房沿上。山坡上村民们正收获着秋的果实,牛羊吃着将要枯黄的草,一缕平和融入在情绪中,唯有岭上的风不安宁地做烦着。
弯弯的山路
2016-05-23 13:05《怡悦坊下老豆腐》
独占盆中悄无声, 散浸入碗辣汁红。
石磨相伴江波水, 卤点嫩浆却有形。
舌味不舍候客令, 豆腐竹筷传乡情。
怡悦坊下热豆腐, 原豆原汤香一层。
昏昏道人乙未年小暑于余曲城壕
2016-05-21 10:03《怡悦坊下》的老豆腐
清晨,天刚蒙蒙亮,街上的人们就忙活起来了。
街上的摊铺由生意记着老街,逛街的人却择饥肠而期待老街。各人都按照各人的需要和食性选择于街上的劳作。
忽的,怡悦坊下的人群里传来喝斥声:“你不过日子了?竞然吃了两碗热豆腐呢!”……。待我抬头望去,只见吃豆腐的汉子背后,正站着
2016-05-21 09:46新古文《乡学记》一一兼怀恩师郭景山先生
余幼时,师同村私熟郭先生启蒙,村北庙堂幼学二年,又赴临村走读完小。八岁认得天地人,家贫识得猪牛羊。
每临冬学,晨起无星,穷冬烈风,雪深数尺扎,足肤均裂,余一手持火炉,一手拎书包。过街巷堡门,雪地里见一串脚印,恰同学红炉小泥,甚觉羡意,谣言富有。
冬
2016-05-21 09:30都市碎事
碎事,泛指小事,屁事却指没影的事。
俗人坐车,说来确是一件平常事,甚至是个屁事,在却那落后的年代又是人们的烦心事。
七十年代初,从韦曲到南门,刚刚通了15路公共汽车,车少人多,去西安就得挤车,成了习惯。每一趟车子都被挤得满满当当,你要是想等车空了再坐,那你就是等上一辈子,也休想
2016-05-21 09:12水火之情
对于厕事我留意很久了,时常关心着它的变化。
城里人叫“洗手间”,却让人不解,好像只是洗手,别的都不能干。乡下人只是记着:“茅子”“茅房”,文明一点叫厕所,土气一些叫“后头”。
人把解决那事叫“内急”,或说到“一号”去,乡里人却叫作:“把屎”“尿尿”或“小解。”其实,人吃五谷杂粮
2016-05-21 08:56丁柱的秋天
丁柱大在一个秋天的夜里悄悄地走了,风声雨声和黑夜淹没了他无奈的声唤,堡子里谁也没听见夜里发生的事情。
临明时分,雨歇了,风也停了,人们照旧聚集在三官庙前的大槐树下,等候着上工铃的响声!半晌都过去了,还不见丁柱老汉的半个踪影,大伙一下了象乱了营盘的兵丁,各自议论起来。这时候,大伙楞
2016-05-20 17:01夜幕下的清凉山
旁晚,我约了乡友土子去寻觅清静的去处。
出了城壕向西街,走过楼下的商摊,街上也挤满了闲的、忙的人群。待我以闲步钻过车流拥塞的空隙,街西头一个拐弯处便是广场北路,拾直而上过塔坡村便来到清凉山口,见山中那曲曲弯弯地土路直向顶头的无限里伸去了,黑影里的凤栖塬和周围的村庄沉默在高岗上
2016-05-19 16:40《父亲》
——写在去天堂的邮车上
夕阳照在毕塬上,一抹红色染红了小张村的农舍与树木。一个秋天的下午,父亲安静的看了看儿女们,然后,闭上了双眼,安祥的睡了…。
当年,父亲带着黄土的信息,带着一九四二年那场灾难的伤痛,从豫州堰师故乡一路走来。当走上长安毕塬,望着毕塬上的村舍与夕烟,觉得象到了
2016-05-19 16:30《年遇百合》
一一写给远方的女儿
雪洗旧岁去,风约春恼人。
年味一天天浓烈起来了,我当如何享受这上天赐给我的又一岁月时光呢?
丫头雪子今年新婚头一年,按照习俗必得去陇西婆家过年,这是老规矩,也是老讲究。但现在是新社会,这趟至理已乱了套。虽说不在乎女儿在那过年,但一下子却还有点空落,究
2016-05-19 09:48-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