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于唐宋

    成熟在明末清初

    黄梅挑花

    汉族民间艺术

    别名架子花

    还有十字挑花来称呼

    技艺传承甚特殊

    强调心灵手感

    讲究从心所欲

    口传心授无文字

    代代相传“通花路”

    重写意 崇传神

    思维扩张 想象穿透

    挑花勾线不踌躇

    单面挑 双面挑

    心中分明

  • 乡土气息弥漫

    田园风光无限

    一枝独秀黄梅戏

    从唐代走来

    起源于黄梅县

    随洪水流入安庆

    黄梅调 采茶戏

    是前身的演变

    历经

    独角戏 三小戏

    三打七唱是关键

    直到管弦乐伴奏出现

    点燃了黄梅戏的冲天火焰

    “大本三十六”

    “小出七十二”

    反压迫 唱

  • 自从班主任会议加入了一项班级交流议程后,整个会议严肃而庄重,有点了学术氛围,充满了学习风气。

    各位班主任围坐一堂,少了以前的调侃,多了几份安宁;过去的浮躁之气,已严然被现在的谦虚,严肃之气所抹杀。没有了风凉话,没有了嘻皮语,不见了牢骚气,不听了落后声。做到的是:倾听,倾听,再倾听;留下的是:学习

  • 毋庸置疑,古老的中国是教育大国,那些绵延不断的灿烂文化足以让世人顶礼膜拜。可以这么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最强大的是文化力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是世上任何一个国家“望而生畏”武器,是真正的国家软实力,她的震慑威力才是那些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根源和基石。

    而赋予祖国这一特质的真

  • 课余,老师多到两处。一处是乒乓球室,一处是篮球场。

    其实喜欢打乒乓球的老师不多,而看球者多。打球者首选爱好,顺带健身,然而健身是常态,娱乐却较真。有为球争吵过,有为球惋惜过;有为球喜悦过,有为球自责过等。

    通常情况下以比赛对抗的形式换取健体娱乐一担挑的效果,而旁观者则在一旁或评议或默叹;或指

  • 好天气,好心情。

    风住了,天暖了;雨停了,天亮了;太阳露脸了,我笑了。

    晴天美,放眼天地,一片锦绣,心胸开阔;太阳好,光布德泽,万物生辉,心情愉悦。

    物喜己悲,世俗之态:乐之悠悠,人之常情;悲之戚戚,亦不为过。圣人在脱俗,以达到宠辱不惊之境界;俗人在入世,以做到不枉此生之追求。我辈俗人,

  • 在医院,与一熟人聊起了健康。

    他说,健康乃五福之首,长寿是人类之所求,关键在于一个“和”字,阴阳调和则身体康健,心态平和则延年长寿。

    见我默许,点头后。又说,人病在口上,老在腿上。注意饮食,适度运动则无病无痛。

    这时我完全被他的高见吸引,心生敬佩之意,正当我想对之说一些溢美之词时。只见一

  • 有一种力量,能让国家繁荣富强;有一种力量能让民族高贵兴旺;有一种力量能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梦为华夏儿女的奋斗指明了方向;中国梦为炎黄子孙的拼搏保驾护航。

    我们的祖辈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我们的父辈在日寇肆虐的战乱年代,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 昨日一同事买车,今早请客。

    一路上我们恭贺不断。到达目的地坐定后,不知是谁说起国家全面放开两孩的新闻,顿时一石激起千重浪,议论不休,各具情态。

    我们一行人年龄结构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的同事坦然处之,说话轻松,虽调侃但言辞激励,希望后生努力,把握时光;七十年代的同事表现不一:有高

  • 山水是大地文章,文章是案头山水。

    他人游山玩水看文章,我在观图看画写文章。他人游看山水在自然,我则提笔写字在案头。

    大家乐,我则乐;大家喜,我则喜;大家微笑,我则愉悦;大家忧患,我则锁眉;鼓大家掌,我则喝采;大家成功,我则点赞......我为大家之影子,却当文章之主人。

    山水如画自成文。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