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标准的“统一与透明”
——由“听力检查”想到的
题记:科学的讲,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以内,标准理应是“统一与透明”的;操作过程中则应当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否则就失去标准本身的意义,也不成其为标准。更不被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所接受。
时光回到2017年9月18日,我去成都
2019-01-11 15:36时代需要明辨是非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由“100元的事”想到的
题记:公民只有具有“明辨是非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才可能说真话、实话,并“兢兢业业、实实在在、勇于创新”的做事。
细细品读《100元的事》之后,我内心深处可谓是思绪万千、心潮起伏,甚至有心胆俱裂的伤痛!在高物价、高房价、
2019-01-06 19:30说一说“规章、制度”的“切实、可行”性
——由“24秒的行人绿灯”想到的
题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规章、制度”一样可能存在缺陷。然而事实上是,“规章、制度”一旦有问题,其危害性则不可估量。因此及时发现并修复现行“规章、制度”的漏洞,让它更加切合改革、创新的需要,这或许是摆在“规章、制度”
2019-01-05 10:53利与弊
——源自“车载移动对话系统”的思考
题记:“利与弊”是生存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集体、单位”无时无刻都绕不开的话题。而大部分中国人,做一件事有利益个个欣喜若狂,并牵强附会的争功、夺利;可做下来,一旦有弊,则变得求全责备、相互推诿。
三年前的一天下午五点,我结束当天的野外工作从山上
2019-01-02 17:15“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中国快速崛起的思想障碍
——由“刺鼻的烟味”引发的思考
题记:中国人中间有许多人做人、处事总喜欢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来当作行动指针,以“保全”自己的利益。殊不知这恰恰是中国近两百年来之所以落后、挨打的症结所在。
四年前的一天中午一点,我接到同事的电话,约
2019-01-02 10:10少与多﹖
题记:少与多本是一对相对的问题,应该辩证的看。然而,它却如影随形的紧跟、伴随着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费解,不能自拔。
十多天前的上午我整理衣柜时,发现儿子的运动裤臀位处星罗棋布的散落着十多个米粒般大的小洞。“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儿子乘公交车时不小心被车上拥挤不堪的农民的背篓给刮
2018-12-31 08:34爱的皮鞭
题记:儿时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没齿难忘,因为我说谎母亲听后用皮鞭打我就是其中之一。我要感谢这皮鞭,并写此文分享给世人。
我1984年12月参加工作之前一直在农村长大。父亲在川庆钻探公司所属的物探公司上班;在那个时代,父亲单位上学习、总结特别多,尽管他是文盲,连家信都只好请人代写亦概莫能
2018-12-30 13:47擦边球
题记:擦边球是一些人经常提及并引以为傲的一个词;因为透过这个词,才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尊他为神。我则对此深恶痛绝!
一个月前的下午我去超市买绿豆,路过调料区时,想到家里不久就要买酱油了,何不趁现在有空先了解行情以打有准备之仗?于是便仔细比对品牌、成份及价格,心里大概有了底。恰逢这
2018-12-29 16:51半支烟
题记:父亲离开我们全家人一年有余了。是父亲当初对我的教育,才让我学会了自律,懂得了男人的责任与担当。愿天堂里的父亲天天开心!
我小时在农村长大。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猛然发现比自己小十天的表弟(因父亲没有房子,母亲出嫁后一直寄住在外婆家)竟然一个人躲在麦子地里
2018-12-29 15:37员工的“自主、灵活、创造”性不可或缺
题记:在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里,员工一旦失去“自主、灵活、创造”性,就会变得思想呆板、僵化,做起事来则畏首畏尾,并相互推诿,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一个月前的上午九点我去新世纪超市买鸡蛋,精心挑选结束后,到收银台买单时发现前面至少有十位阿姨、大叔还在等
2018-12-28 08:53-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