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了,2016年!

    ——2017年元旦感怀

    旸谷的扶桑

    伴随新年钟声的敲响

    岁月老人已向金猴挥别

    怀抱着金鸡

    一脚踏进了新年的门槛

    拽住金猴的尾巴

    回首逝去的光阴

    甘甜与辛酸相伴

    愉悦与苦涩相随

    点点滴滴

    百般滋味涌心头

    ……

    昂望新的一年{p

  • 参观水口战役纪念公园感怀

    旸谷的扶桑

    站在公园英烈纪念碑下

    神色凝重地伫立眺望

    环绕公园而过的滚滚浈江水

    仿佛让人撩起了那段往昔的回忆

    诉说那段风萧水寒、旌霜履血的历史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历史定格在一九三二年七月九日凌晨

    定格在水口这座古老的圩镇

  • 亲情在珠玑古巷飞扬

    ——参加珠玑巷杨氏恳亲大会有感

    旸谷的扶桑

    这是一个瑞霜兆喜的时节

    带着同根同源的血脉

    带着历代先祖的荣光

    带着那份浓浓的家族深情

    天南地北、海内国外

    一千多佩戴“天下杨氏一家亲”绶带的人

    齐聚古巷

    瞬间

    龙狮,在古巷广场腾舞

    彩旗

  • 寻根磁场话珠玑

    旸谷的扶桑

    重根意识是中华民族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即使是漂洋过海,离乡万里的华夏子孙,亦时时以“毋忘桑梓”为教育,并以寻根之举启示教育后人。而广东南雄有一条古老街巷,因姓氏寻根文化而扬名海内外。“古巷悠悠广府源,驿道长长历史远。若问君自何处来,寻根珠玑说因缘。”这就是

  • 沁园春.喜见珠玑巷杨氏大宗祠奠基

    作者 旸谷的扶桑

    古巷珠玑,烨辉千百,往事如烟。

    忆北方杨柳,飘逾五岭;徙居红土,滋养根渊。

    乘雨分枝,抛撒四海,散叶开枝花满天。

    图进取,振家声族望,书写鸿篇。

    如今溯源报本,建堂立祠勇争先。

    赞族贤人士,“中华”“志强”,凛然正气,

  • 金秋的童话

    旸谷的扶桑

    当凉风刚抖落着荷花的残香

    季节老人又拥抱着丹桂的馨香

    一脚踏进了深秋世界

    莫奈用笔下的金黄

    演绎着安徒生的金色童话

    凋零的落叶搂着秋风的腰肢

    在原野大地翩翩起舞

    顶着白发的芦苇牵着秋风的细手

    在云淡天高处嬉戏絮语

    南飞的候鸟骑着祥云

  • 六十七周年国庆节感怀

    旸谷的扶桑

    六十七年前

    一位伟人在天安门城楼发出的那一声强音

    随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歌声

    春雷一般响彻宇宙苍穹

    伴随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历经百年磨难的中华民族

    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高高矗立起了民族的尊严

    雄鸡唱白了的国度{p

  • 咏四知

    旸谷的扶桑

    东汉关西杨震,一代千古名臣。暗室天地不欺,慎独慎微律己。暮夜不受馈金,留下四知芳名。此举可质天地,气节高山仰止。官宦律己之端,廉吏见贤思齐。美誉传颂千古,声名流芳百世。

    清白传家为训,躬行教化子孙。四知家风肃肃,清白家声昂昂。子孙秉承良训,传承四知荣光。崇德诗书传家,

  • 仲元节祭父

    旸谷的扶桑

    仲元时节,心绪渺茫,追思先父,泪洒成行;仙逝五载,音容难忘,抚今追昔,心神徨徨。

    观父一生,平凡闪光:家源草根,世栖草堂,穷则志坚,奋发图强。中途辍学,追求理想,新婚之日,披上绿装,戎马六载,报效国防。民国外祖,曾委乡长,出身不佳,累父蒙殃,解甲归田,服务家乡。刚

  • 国平公的石围屋(诗二首)

    旸谷的扶桑

    (一)石围屋的萦思

    国平公的石围屋,

    坐落在粤北的偏远小山村,

    由打凿的方块大理石砌成。

    看似均匀平整的一块块大理石,

    其实就是先祖辛勤创造的财富堆积。

    围屋的雄姿与富丽,

    成了先祖荣光的历史见证!

    抑或石围屋,

    曾经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