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流韵(五言诗三首)
秦砖汉瓦
(一)
四知千古颂,
声名乾坤长。
清白振家风,
杨门更辉煌。
(二)
子孙秉良训,
家风流韵长。
浩然张正气,
天地挺脊梁。
(三)
子孙毋忘本,
良德世泽长。
代代传承好,
家声更昂扬。
2016-06-21 00:11六月荷花别样情
秦砖汉瓦
六月
迎着仲夏的流火
踏着抖落的一春残花
荷花
以别样的雅情
悠然怒放
细看
那未开的花骨朵儿
如沉睡的胖娃娃
伶俐而可爱
那含苞欲放的花蕾
像浓妆淡抹的少女
娇美而诱人
那绽放的花朵
如典雅的贵夫人
耀眼
2016-06-17 00:17梅关古道的萦思
秦砖汉瓦
踏着青青石板
沿着古老石路
伴着一路梅香
吟着唐诗宋词
循路登高
寻寻觅觅
让人遐思翩翩
心绪绕绕
古道山壁依稀可见的所凿斑痕
还有古道旁肃然的夫人庙
撩起了多少后人的萦思
让多少后人虔诚感怀
而那株千年“东坡树”{p
2016-06-13 21:13三影塔原名延祥寺塔,位于古郡雄州城区(今南雄市)中央,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是粤北现存最高的古塔。据 《直隶南雄州志·古迹略》记载:详符己酉年,异人在建好古塔后,又在塔旁建一座寺庙,不管晴天还是阴天,庙堂的堂壁上都可以反射出三个塔影,一影向上,两影倒悬。传说中,如塔影照在厅堂则
2016-06-11 19:43寄语高考后的学子
秦砖汉瓦
记得
春夏秋冬
寒暑交替
历经十二载
始终抱守一个信念
怀揣一个梦想
以书为舟
以笔为桨
学海苦渡
……
用汗水去掉了童真
以磨砺迈向了成熟
如今
火红的六月
金戈铁马
驰骋厮杀
只为挤上那座
通
2016-06-08 22:34沁园春. 咏金秋帽子峰
作者 秦砖汉瓦
帽峰金秋,寒山苍翠, 银杏染黄。
望景区上下,层峦叠嶂;蓝天蔚蔚,林海苍苍。
溪水潺潺,高崖飞瀑,雾绕山溪叶染霜。
幽幽地,秋菊岩缝立,野果飘香。
登峰极目眺望,红与翠、金黄绘彩妆。
曲径通幽处,蝉鸣蝶舞,藤缠树绕,萋草芬芳。{p
2016-06-06 00:44咏师
——高考前夕感言
秦砖汉瓦
曾记得
多少个
秋夏轮回
多少回
寒暑交替
多少次
迎来送往
------
我们躬身校园
在那小小的方寸之地
用语言去播种
用粉笔去耕耘
用汗水去浇灌
用心血去滋润
春耕夏锄
秋收冬作
--
2016-06-04 23:35岁月如歌
——从教三十三载感言
秦砖汉瓦
时值丙申端午佳节前夕,各地弟子贺信、贺卡如雪片飞来,足令人欣慰。尤以弟子庆生君等不忘师恩,从穗等地寄来粽子等礼,更令我感慨良多。今日闲情,在我教坛生涯接近三十三载前夕,遂写下此文,以示为人之师之迹。
我于上世纪的一九八三年始执教鞭(时年十七岁
2016-06-01 21:55“道貌岸然”典故的来由
秦砖汉瓦
宋明理学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芭。它是在魏晋南北朝儒学出现危机,隋唐出现“三教鼎立”这一社会背景下,为了振兴儒学,宋明两代儒学家们经过不断探索与感悟,最终“三教合一”、“三教归儒”,创立了一种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北宋的二程兄
2016-05-30 18:56浅探儒学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秦砖汉瓦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以无形的巨大力量,深深地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干,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长达二千多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
2016-05-05 08:43-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