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底的某日,坐公共巴士从茂名回湛江。沿途只见田野连叠,处处青绿。忽然惊愕地看到一条银白色的钢铁长蛇从远远的绿树丛中倏忽钻出来,在一条新建成的高架桥上银光闪闪地晃了一下,又倏忽消失在原野深处。随即一阵欣喜,心想:哇!咱粤西这古时的荒蛮流放之地、现在经济落后的边远犄角旮旯也有高铁了?!可转念想起年前曾

  • 再读白落梅,是在一个阴雨飄摇的日子。随着淅沥的雨声,进入她的文字中穿行,去阅历一场世事纷繁的春花秋月,去品尝一盏安然恬淡的清茶。即便不信佛论,不事佛教,依然会被她字里行间那些沁满了禅意而幽悠迭出的静美词章,撩拨了神思,潜移了心志。

    她的文字,不停地吟唱流转轮回了千年的光阴岁月,咏叹自然无尽山魂水

  • 每当看到美丽的花朵开放在蓝天里,一种安宁的感觉,一种悠然的欣悦,就会从我心底漫起,随即充满整个心胸,继而逸散到天空。

    那群纯纯的花影摇摇曳曳,晃晃荡荡地,好像也荡进了纯纯的云朵里去了。摇着晃着,你会觉得,这花,是从天上开出来的。白云,才是它的家园;天庭,才是它的故乡。

    这是最纯洁的组合,最完

  • 曾经多次,在山里留宿,也曾经不止一次,观赏过山月夜景静谧的美妙。可是那时手上不是没有相机就是机器太差并且技术低能,所以,从未亲手留下过山间夜色的影像。

    一直留意着关于夜月的图片,却找不到心仪的景图。毕竟是夜晚的景物,大多都笼罩在黑暗当中,看不清楚,还越看越迷蒙,甚至于一团漆黑,没有一丝的光亮。{

  • 《本草纲目》中记载:“朱槿,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色者尤贵,呼为朱槿。”

    朱槿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为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朱槿是美丽的观赏花木,花大色艳,花期长,除红色

  • 一、紫玉兰

    当年曾经到昆明的圆通寺游览,在那里惊喜地发现里面种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紫玉兰。我注意到这种花,是因为从图片里看见过它,美丽而硕大的花朵在阳光的折射下,紫白如玉,玲珑剔透的花瓣晃荡在枝头上,用玄幻的光彩吸引了我的眼珠子。现在,终于可以面对面地欣赏一下它了。

    紫玉兰可不是一般的花,而是

  • 月球俗称月亮,汉语里也称太阴。它是地球的唯一一个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像是地球的卫士,已经忠实地守候着我们不知有多少亿万年了。

    每年总有一些日子,地球上的人类会特别地关注它。在中国以及东南、东北亚一些国家里的人们,会为月亮专门地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祭月拜月赏月跳月追月寻月…

  • 荷花,别名莲、芙蕖、菡萏,又有人称它水芙蓉,是一种人尽皆知的水生植物。我们经常吃到的食物莲藕是它的根茎,莲子是它的果实。所以,对人类而言,最有实用价值而又极富观赏价值的花卉应该就是它。

    盛夏的阳光把七月的大地晒得热气蒸腾的时候,我来到了湿地公园里绿叶重重的荷塘,那是市区里少见的有大片荷花飘香的地

  •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梅花的评说与赞誉,无其数也,亦无其高大上也。

    其中,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又较为独特的是辛弃疾一句说辞:“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言语虽非贬义,却撇去了时常所见的对梅花素洁幽美的赞语,勾勒出了一个特别冷峻的意境,确是少见的议论。

    历来对于梅花的评说,皆属褒扬并且都是高雅溢美的论

  • 看到好友“秦时明月”的议论:“天地无仁、大道无私”,谓之“不会同情我们的悲哀与无奈,一如既往的运行循环着,海啸、地震无非是地球能量的合理释放,他不会因顾及人类的生存而不来或消失。”顿觉此乃真知灼见,说白了即是:自然界自有其铁一样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并不是一个生命体,不需吃喝拉睡,也没有新陈代谢。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