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年前,在一家大公司上班,那年正好赶上全球经济危机,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港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时常整个作业区没有一条船,工人们俗称 “晒码头”。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职工收入受到影响,职工们望海兴叹。记得有一次,在200多号管理人员齐刷刷参加的会上,大家面对萧条的

  • 最近这几年,夏天雨下的有点蹊跷,明明天气预报报的是大风雷雨,却常常下的是那么轻,细绵绵的,那漫天的雨丝,似乎凝神便可以看清它的轨迹,当真注意看时,却发现欺骗了眼睛。有时候,雨下了一整夜,可地上却依旧没有湿透,于是,一大早仍然不耽误在雨中慢跑,阵阵凉风夹杂着丝丝雨滴,迎面吹来,如秋天一般凉爽,有意无意

  • -----隔着被雨水模糊的车窗玻璃,我的双眼模糊地目送着和我母亲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妇人急匆匆消失在雨幕中,心里袭上一丝凉意,而雨就这样没完没了的下。

    这初秋的时节,雨说下也就下了,刚刚还是夕阳映着晚霞,只是一会儿功夫,一阵狂风过后,雨越下越大,大街上的人们用各种不同的姿势,向着要去的地方一路狂跑而

  • 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工作于80年代中期的人来说,在港口这块土地上和那些老码头们相比,算是个真正的“半吊子”,港口老码头使用的扁担,铁锨、挑碳筐这些原始的装卸工具,还有那肩挑人扛的装卸场面没有亲眼见过,都是从老码头们茶余饭后闲扯淡那里听来的。

    记得刚工作那会,从基层队调到作业区工会

  • 这座小城本来就多山,绵延不绝山峰相连,每座山都有不同的景致和感受。每当春来秋至冬雪过后,一大帮酷爱登山驴友总要去山上转转,清新的松柏的气息如旧,纯净的草香里有舒畅的味道,所以偏爱登山。

    这座小城,因依山傍海而闻名,虽然都市的喧嚣和污染渐多,绿地渐少,现在有些名不符实,但她曾经美丽动人过。不容置疑

  • 前几日同事谈起要去登泰山,这才开启模糊的记忆,还是在技校的时候,全班30多名20几岁的男女同学沿着古人的足迹,登了一回东岳泰山,领略了一把“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也是这次登山,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那天,刚到下半夜,一个个耐不住性子的同学们早早起床,个个兴奋的

  • 2012年夏,不知道是谁的精心安排,我们小学同学聚会了,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小学毕业那年,我12岁,从那以后,除了一两个同学还有来往,其余的几乎全部失联。小学对于我而言,似乎永远定格在12岁懵懂的光阴里,30年后,一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再相聚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那时候,在50多人的班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