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家明的文学坚守

    朱金华

    上世纪六十年代,姚家明先生生于陕西商南,自幼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先是连环画,《小兵张嘎》《智取威虎山》《平原游击队》,画中的英雄人物在脑海中深深络印。接着是大本子书,《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常被书中主人公命运搅和得彻夜难眠。大学里,有机会

  • 南镗钟情商南

    朱金华

    南镗,字彦声,陕西商南人。明成化十六年(1840年)中举,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及第。初任吏部主事郎中,后升河南左布政使。

    南镗生于秦岭腹地,凛冽甘泉荡涤心境,粗狂秦风赋予他顽强个性,为政清廉,常嫉恶如仇。总看不惯权势显赫宦官刘瑾奸佞,予以抵触,遭到迫害。锦衣

  • 王禹偁的历史追问

    朱金华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故屡遭贬谪,晚年被贬黄州,世称王黄州。北宋诗人,散文家,著有《小蓄集》。

    王禹偁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到任不久,得知前朝三位诗人为阳城驿更名一事,各抒

  • 锣鼓铿锵秦楚风

    朱金华

    享誉全省的商南威风锣鼓,是陕西省第一个以原创广场舞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承载县域旅游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支千余人锣鼓方队迈着矫健步履向广场中心迈进,铿锵锣鼓响彻云霄,震动大地,五个篇章舞动新商南。

    金丝峡谷。一曲优美舒缓的音乐《唱响金丝峡》在耳畔萦绕,让人进入空灵清幽

  • 元稹的历史担当

    朱金华

    元稹,字微之,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乃千古佳句。元稹幼年丧父,母郑氏能文,亲授书传。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诗友,世人并称“元白”。

    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今湖北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五年(8

  • 韩愈苦吟商山路

    朱金华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历任京兆尹和兵部、礼部侍郎。

    因进谏触怒宪宗皇帝,于元和十四年正月14日,接到诏命,被贬潮州刺史,即刻起身,只身离开长安。行至蓝田,阴云布合,天降大雪,侄孙韩湘追至同行,

  • 楚文化对商南文化的影响

    朱金华

    中国古典籍里,文化是文和化的重合。《说文》中“文”通“纹”。“化”字指变、改、化生、造化之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为”中的“化”指“造化”。楚文化乃我国古文化重要一支,以江汉地区为中心,形成以神巫性、浪漫性、卓然不屈文化精神为特性的楚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

  • 楚文化对商南习俗的影响

    朱金华

    史料记载,古楚国,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现在无需考证丹阳今之所在,楚国确实有着古老的文明历史。

    楚文化内涵丰富,楚先人在物质财富方面与同期他国相比,有较高的物质文明。主要体现在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建筑、兵器制造和髹漆业,丝织品、刺

  • 秦文化对商南文化的影响

    朱金华

    陕西商南地处秦岭腹地最东端,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积累沉淀形成这块土地的文化。

    先秦文化之后,历朝历代在商山这块土地行政建制,加之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宋金的对峙,晚清时期的流民移民,农民起义的燎原星火,都给商南这块土地留下历史遗存,从中不难看出秦的雄强对这

  • 秦文化与商南人生活习惯

    朱金华

    陕西商南处三省八县结合部,地连南北,水贯东西。即便县城所在,也是四面皆山,土地稀少。自古至今,人们长期生活于此,采药狩猎,男耕女织,逐步形成坚韧勤劳个性。受秦文化影响,商南山民生活简朴,务实恶虚,热情奔放。

    沿丹江一岸,语言接近关中口音。在古代,西进关中,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