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沉 重 打 击
上午,罗玉兰陪丈夫出得后门,来到绿草如茵的河滩。这里,仿佛极乐世界:求佛,对岸有庙;跳河,涪江没盖;散心,花草繁茂,空气清新,翠鸟低飞,浅水潺爰,寺庙在目,梵音绕耳,好个赏心悦目之地。所以,一遇烦脑,朱家多来此处。
罗玉兰带丈夫来此,自是让他吸点新鲜空气,散散心消
2017-10-04 16:40第十三章 备 考 会 试
春节前夕,学堂放寒假。临离学堂,朱举人找到许监督。
“监督先生,明年上期,我不教了。恳请准我辞掉教习。”
许监督一时莫名其妙,遂问:“为何?你不是教得好好的么。”
“监督先生,明年三月,京城将举行三年一次会试,本人意去应试。”
监督松口气,说:“哦,应
2017-10-04 16:36第十一章 扫 墓 风 波
清明次日下午,朱举人从学堂回家,见巷口站着两儿子,三步并作两步走去。
“爸爸,我们刚拢。哥哥姐姐都来了。”庚子跑去迎住爸爸,说。
“你明理伯没来?”朱举人担心明理不来县城或跟他爸去了重庆。
“来了。他和哥哥坐一副滑杆,我和姑婆坐一副。”庚子得意地说。
2017-10-03 07:41第九章 姑 爷 借 钱
晚上,北睡屋里,罗玉兰端起陶瓷桐油灯,随丈夫穿过后天井,进了油铺店堂。店堂内,右边摆四口陶瓷油缸,紧挨摆张黑漆条桌。桌上一个白瓷盘里,放着依大小排列的五个油屉。稍将鼻息靠近,顿时,浓烈闷人的菜油和清香沁腑的麻油扑鼻而来,令人透不过气。
罗玉兰还未习惯,右手扇扇秀鼻小
2017-10-03 07:37第七章 谈 诗 论 佛
清晨,罗玉兰依然早起,步履轻盈,无声无息。乡下,能干泼辣的漂亮妈妈做事干净利索,看不起她做事细细摸摸,也不愿小家碧玉做粗活重活,陪孙子读子曰,洗编绣织,才是儿媳正业,所以,她在乡下做事不多。如今来到县城,身边仅有庚子,事情更少。
小时,每当听到“当”一声闷响,她就知
2017-10-03 07:28第六章 中 举 之 后
弹指一挥,转瞬十年。
有朱老太太坐阵,二十六口人稳守一家,绝无二心。按照族规,老大当家。朱永忠如其名字,老实忠厚,农活能手,孝顺父母,宽待兄弟,处事公正,严于律己,不喝酒不吃茶不打牌不吃烟不愿玩不善言词,标准的“六不”庄稼汉。全家皆信赖他。
朱继宗距而立之年只差
2017-10-02 09:36第四章 备 考 举 人
如今,朱门家境日上,早超预期目标。土地百亩有余,分布乡内乡外。尤其后来,目标开始翻番。向他借银钱的,典土地给他的,给他当长工的,不乏。朱族长六十有八,不再过问农活,只管当家,偶尔买点田土,佃出收租。“二五八”逢场,场场必赶,场上镶满他那双大脚印。四个儿子依然干着实事,不
2017-10-02 09:28第五章 败 考 成 都
已至八月,处暑将毕,正是农人抢收稻谷时。田坝各处,有的稻谷达完,剩下浅浅谷桩。有的还没收割,依然一片金黄。两处稻田的颜色一深一浅,一高一低,区别显然。更有,路边挺拔的柏树上,一束束鼓形的‘草树’挨肩接腰,如同纺锤并列;田坎上,一行行‘稻草人’整齐列阵,如同练兵;院坝垭口
2017-10-02 09:23第三章 书 院 攻 读
元宵刚过,一日清晨。寒霜铺地,浑白一片,刺脸彻骨,浓雾弥漫,三丈外只闻人声不见人。坡土里麦苗碗豆苗胡豆苗,旱田里油菜牛皮菜,给白头霜打蔫了头。
此时路上,默默走着三人,踩在铺霜的石板上,“嚓嚓”作响。走前者朱继宗,新衣新鞋,两手空空。走中是朱顺成,辫子盘在头顶,黑瓜
2017-10-01 21:26第二章 积 劳 成 疾
是时,刚过夏至。田坝丘峦,翠绿覆盖,艳阳拂照,绿光耀眼。稻谷“怀胎”,包谷抽须,苕藤分芽,高粱勾头。正值农闲,乔迁及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新房先给祖宗住。搬家头日,朱族长一身新,蓝布长衫,平底布鞋。早饭过,他率领弟兄四家老小四十五人,抬上猪头全鸡,提上香蜡纸烛,抱上
2017-10-01 21:23-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