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伋:诗人的执念与诗歌

    其实每个人都有坚守(或者值得坚守)的事物,坚守意味着要花费时间(生命的时间),这不是一个等价交易,甚至是“购买”一个未知的希望。或许我们都在这样做着,数着时间,似乎时间的流逝会让我们得到某种莫名的安慰。或许时间能带走一切也能带来一切,带走的或许是我们认为让自己烦恼的或无关

  • 蒲伋:诗人眼中的世界有何不同

    很难想象是多彩的世界赋予了画家多彩的思想,还是因为画家多彩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了多彩的世界。我们常在梵高的画作前驻足,仿佛是用灵魂触碰这些色彩,而这些色彩描述的世界,又无比真实。这种真实不是停留在视觉中的,而是在心灵的深处。我们认可了这种真实的存在,世界便的不再单调。{

  • 蒲伋:诗人是被猎杀的梵高

    “我心中有沸腾又静止的火焰,却也是一片死水;我就此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却也是一种轮回;我的生命填满炽热又冰冷的沙漠,却也有一棵向日葵。……”——蒲伋诗歌《梵高·向日葵》

    对于“后印象派”油画家梵高死时的心理状态,我们深入探索过,但是没有最终结果,毕竟我们不是他本人,

  • 蒲伋:诗人和幽闭恐惧症

    “……你打开某扇窗关闭某扇门,世界在混沌在旋转在变化在轮回。你看到某张脸闭上寻找的眼,不辨是白昼是夜晚是黄昏是清晨。你能看到我看不懂谁,失重在梦境在现实在潜意识在四维空间。你触及的神秘都无瑕的美,漂浮在昨天在今日在明晚在未来。……”(蒲伋歌词《幽闭恐惧症》节选)

    或许

  • 蒲伋:诗的起始是视野的极限

    如果将诗拟人化,他从何而来,存于何处?时间是最锋利的刀子,将人与人的思想刺的鲜血淋漓,当我们无法“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时候,诗歌或许能够深刻表达。因为这种情感是“爆炸”式的,“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时间是残酷的,却给了诗记录时间的机会。

    “诗”行走在时间

  • 蒲伋:请热爱这个世界

    生命赋予了我们什么?世界赐予我们什么?这不是深奥的议题,而是真切的,每个人都不断思考的。其实我们本身就是生命的价值,生命是可贵的,是因为我们是可贵的。在季节的交替中“月缺花残”还有野草的“一岁一枯荣”,生命里的时间大致如此,承载生命的世界也如此。

    我们从来没有“口号”式

  • 蒲伋:其实我们都是候鸟

    “候鸟”是什么?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为什么要“迁徙”?逃避时间和季节,还是逃避自己和心灵。在《蒲伋诗境》里面反反复复出现“候鸟”,无论与他为伴,还是与他为敌;无论在他的世界之外,还是在他的视野之中;无论是被“比喻”的还是被“拟人”的,这些“候鸟”都旗帜鲜明地出现在“钢

  • 蒲伋:期待更多的人热爱诗歌

    诗歌是理性的产物,却蕴含感性的认知。特别是在互联网和资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的时候,周遭有太多的诱惑,而且有些诱惑是致命的,我们当然无法从诗歌里找到解决之道,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理性去看待这些诱惑。存在于感性之内,能够用时间结满的角质触碰世界用以防御的铠甲。其实我们不是为

  • 蒲伋:为什么高考作文诗歌除外

    高考,是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咒”(当然,这个“咒”不是诅咒的意思),或许是因为这是在我们人生中与社会的交易中“相对公平”的一次。经历过高考的人们直到现在能够记住的除了当年的分数线之外,对考题大都“选择忘记”,但是被推上社会舆论高点的确是“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是

  • 蒲伋的心灵漂泊之旅

    如果说漂泊是一种态度,流浪是一种向往,孤独是一种财富,那么一个人赤裸裸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他是谁?

    后印象派杰出代表高更有一副难于逾越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面对夜空和无垠的旷野,我们也曾这样疑问,计划明天开始寻找真实的自我和时间的源头。大多时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