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五岁的时候,守着煤油灯下看着父母亲给老黄牛铡草,那是我小时候最难忘的生活片段。因为我已经瞌睡的不停的打盹儿。等到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逐渐代替父亲给牛儿铡草,给黄牛添草、加料也成了我的临时任务,每当给牛添加草料的时候,牛儿便乖巧的摇摇尾巴。似乎向我打招呼。我渐渐的和老黄牛产生了感情。
老黄牛
2016-04-06 17:00农历的十月,已经到了深秋。各种农活已经被安排的听听当当。金灿灿的包谷棒棒被整体地挂在院落的木桩上,黄豆,稻谷已经被严严实实的存放在自家的粮仓中。人们的生活变得闲淡起来,但是另外一拨人却逐渐忙活起来。那就是吃的油嚯嚯的媒婆们。随着这几年的农村彩礼的不断飙升,媒婆们的中介费也是水涨船高,由原来的二三百元
2016-04-06 16:46夕阳斜照,面朝南的房屋已经感觉不到余晖的温暖,朝西的屋里尚可以感受到一丝暖意。婆娑的树叶浓浓的铺满大地。皎洁的月关照耀在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大地一片凝重。冬天的脚步近了,人们身上的衣物渐渐厚实了起来。黄土地上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初冬韵味图。
中国黄土最厚重的地方之一——陇东源。沟壑纵横,近看在眼前,绕
2015-11-17 13:33又到清明时节,是中国人民纪念亲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奶奶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但是每每到这个时节,我心中会倍加思念他。因为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子,所以奶奶倍加的疼爱我。但是爷爷奶奶并不是溺爱我,而是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方法。使我在以后的人生的道路走得更加宽阔。
奶奶那是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走几步路就会气喘
2015-11-17 09:14我的小学前三年级是在本村里的三年制小学度过的。由于学校属于村里的办学点。所以条件比较落后。记得那时的教室设在村里两座年久失修的破庙里,每天我们一边上课,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教室上边的破洞。记得那一次老师正在领读三年级语文:“大雁朝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是刷拉拉屋顶上的尘土掉落到老
2015-11-17 08:52表妹是个残疾人,平时只能靠轮椅生活。她从不到十岁就因为疾病下肢瘫痪,今年已经三十岁了。虽然岁月多磨,但是在他那明净清澈的脸庞上、没有留下一丝岁月的痕迹。表妹生来一张稚气的脸。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在我与表妹相处的时间,从来没见过表妹抱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见到他那灿烂的笑
2015-11-16 13:10看到现在窗明几净的宿舍,整体的架子床。不由使我有想起了我就读中学时的宿舍。我的初中高中都就读于宁县一中,那时的条件也已经算是宁县最好的。小学升入初中,给学校交了三十元的住宿费。家长们帮我们背着铺盖去占床铺。一走进宿舍,就有一股恶臭味,臭的我都喘不过起来。原来在宿舍的木板床下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
2015-11-16 12:35残疾人儿修鞋匠,
双腿瘫痪匍匐行。
日出离家日落归,
四季陪着街道过。
衣衫褴褛无人修,
无妻无子双亲暮。
盘腿打坐日照头,
手扶轮椅霜打肩。
三伏炎日火罩头,
寒冬腊月冰裹足。
酷热夏日汗浃背 ,
风雨交加雨拭面。
密密扎来细细补,
手掌粗皮成老
2015-11-16 12:08从我刚记事开始,村子里的人家晚上基本上照明工具都是煤油灯。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住在沟边上的窑洞中。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沟两边的人家都点起了煤油灯,远远望去,如萤火虫打灯笼。
煤油灯基本上都是家庭自制而成,主要是由在玻璃瓶的塑料盖上钻个洞,在用铝皮或铁皮卷个细长的灯筒,里面插上棉线织成的灯芯。在瓶子
2015-11-14 09:33黑黑今年已经六十来岁,但是还没有找到自己心中的意中人。算是村里的老光棍。黑黑年轻的时候,可算是村里的优质男。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黑黑是贫下中农的儿子。黑黑又是村子里的副队长。多次被评为村子里的劳动模范。因此当时许多姑娘趋之若鹜,但黑黑瞅瞅这个,看看那个,不是嫌这个姑娘皮肤黑,就是嫌弃那个姑娘不是
2015-11-14 08:51-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