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姥姥生活在胶东老家,我出生于沂蒙山区,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从母亲的唠叨中,从老家亲戚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了解了姥姥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凡的一生。

    姥姥汪王氏1916年出生在胶东乡下一个闭塞的小村子,上面只有一个哥哥,与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相比,尽管贫穷,却不至于受冻挨饿。姥姥的父亲笃信

  • 春分时节,恰逢周末,外地朋友来访,友人提议:春意正浓,乡下有个百年杏林,何不一睹为快。

    出县城向东一路疾驶,乡村公路上车流如织,正是踏青好时节,谁都不想辜负了明媚的春光。两边的柳树已悄然冒出了绿芽,随春风摇曳,冰雪融化的库区底部,大片的油菜积蓄了一冬的力量,抖擞精神,使使劲钻出了土层,绿油油一片

  • “三八” 节临近,上网浏览,发现关于“幸福”的话题多了起来。何为幸福?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人认为穿金戴银、豪车别墅是幸福,有人说粗茶淡饭、薄酒浅酌同样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想起了前不久央视做过的一个民意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记者随机对各个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士进行了采访。“吃喝不愁、老少平

  • 惊蛰刚过,乍暖还寒,空气中已然夹杂着丝丝暖意。周末去乡下会友,途经一集市,老公提议下车走走,集市不大,吃穿零用、农具家什,倒也一应俱全,漫步其中,有种时光轮回、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间回到了那个年代••••••

    小时候住乡下,生活枯燥乏味,却也苦中有甜。赶大集,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期盼的盛会,这天

  • 小县城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影院。六十年代的老影剧院早已成为家电超市,八十年代的影院前些年也随片区改造拆掉了,这是第三代了。春节前后,华彩国际影城的开张,在美丽的山城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微信圈里求赞的、赢电影票的,着实热闹了一番。闲暇和女儿逛街,顺便进去走马观花参观了一下,装修还算精致,几个放映厅错时播

  • 大年初三,有朋友在微信圈大发感慨:“正月初三,六九第六天。东风渐劲,吹面不寒,冰河半开涟漪起,冬去春浅。年味犹浓,游子又远行,一去多少路,何日踏返程。”有些许淡淡的忧伤,又有深深的意味。想想年前浩浩荡荡的回乡大军似乎还在回乡途中,转眼间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下次回家也许真的到了丁酉年的鸡年春节,

  • 春节将至,天气依然寒冷,人们在置备年货的忙碌中期待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快快到来。走在街上,似乎在不经意间嗅到了空气中一丝丝春天的气息。哦,立春了!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传统意义的立春,意味着冰雪开始融化,寒风不再刺骨,万物逐渐复苏。但今年的冬天却让人捉摸不透,专家

  •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想想自己真是孤陋寡闻,前几天和朋友聊天,竟然认为小年在二十四节气之内,或许我对小年有太深刻的记忆,也许是对小年有着别样的情怀,

    自古民间就有小年祭祀、扫年之说。对于小年如何祭祀,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印象。父母自小外出求学,毕业后来到沂蒙山区,对民间风俗了解不多,所以,

  • 前些天,外地工作的女友发朋友圈,感慨时光如水,不知不觉又是年末岁尾:“时间过得忒快,嗖地又是一年……”,我调侃她,别再“嗖”了,岁月如梭,再“嗖”就老啦。

    其实,静心一想的确如此,去冬新春的爆竹声仿佛还在耳边,悠忽一年,转瞬今日已是腊八节了。

    腊月,是一年当中最闲的季节,也是最忙的月份。说闲

  • 外甥大婚啦,姐姐姐夫响应县委“移风易俗,倡树新风”的号召,坚持办一场传统而又新颖的婚礼。沿途并未按习惯张贴红纸,只在小区内周边的树上挂上了红红的中国结,放眼望去,中国结随着枝头摇曳,既不俗气,却更显高雅,比那满树满地的红纸靓丽多了。现在是冬天,仍是满眼的喜庆,如果在郁郁葱葱的季节,那还不美呆啦!这正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