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的文人世家,爷爷和父亲一样也是文人,那个年代的爷爷可以写一手苍劲的书法实属不易,在家家还在饿肚子的日子里,我不知道也无从得知爷爷是怎么学习书法的,家里不是官场高层,更不是地主阶级,只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除了耕田,种地,爷爷还学会了写书法。那时候村里没有一部电话,更不要说什

  • 刚开始萍水相逢

    却以为拥有相见恨晚的缠绵

    卿若起剑作舞

    必定琴瑟相配

    /

    刚开始推杯换盏

    却以为拥有不醉不休的酣畅

    卿若举杯为誓

    必定城池相送

    /

    刚开始心悦君兮

    却以为拥有地老天荒的承诺

    卿若展眉如初

    必定笑靥相对

    /

    刚开始江山为约{p

  • 到这本书之前,可能自己并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因为随着文学作品的不断商业化和娱乐化,有关于纳兰公子的书籍越来越多。纵观书市上写纳兰容若的作品,都很难摆脱爱情的意淫和悲哀的泛滥,大多都是采用堆砌的辞藻做一番无病的呻吟和一场不知所云的揣测罢了。安意如,白落梅等一大批现在作家都在解读纳兰容若,根据自己的心情

  • 树对风说

    能再吹大点么

    风娇羞的点了点头

    倏尔烟起

    这棵树

    不经意的牵起了另一棵树的手

    风问树

    为什么挣脱我的怀抱

    树说

    因为你是风啊

  • 我们很乖

    觉得挺可笑的是,我们在这个自以为自由的地方欺骗自己。我们常常感叹中国人缺乏创造力,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直到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人开始为中国教育洗白了,都说中国教育差,你看我们照样能培养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由此得出中国教育不差的论断!在这里我仅仅想用不差来形容而不是很好。

    作为一名

  • 邂逅昆曲

    看完沈昳丽老师的讲座,想到了一个词叫邂逅。辞海中对于“邂逅”的解释是:偶然的不期而遇。我想这次和昆曲的对话算得上是一次邂逅吧。没有一点点准备,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样爱上了昆曲。

    周一下午的时候才了解到沈昳丽老师晚上过来的消息,室友似乎表现得比我还激动,嚷嚷着要去买《牡丹亭》给她签名

  • 微汗湿青丝,薄雾浮林隙。清晨的磬苑校区弥漫着粽子的味道,隐约想起家乡的蒌蒿和艾草,掺杂着白白的糯米,蒌蒿和芦苇的清甜混合着糯米的暖香,咬上一口,满是自然的纯真与美味。若添上几颗滚圆饱满的红豆,映衬着蒌蒿的翠色,一副溢美的山水画跃然纸上。天青色的季节,斜靠夕阳的艾草想家了,随风而去的蒌蒿回家了....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