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台未封闭时,我只是偶尔到阳台上逗留一会儿.......清明瞅不到杨柳依依,中秋望不见明月皎皎。夏日骄阳炙热,冬天寒风凛冽,实在是一个令人扫兴的去处,只能晾晒衣物罢了。”三年前的一篇旧稿《人在阳台》是这么开头的,那时,阳台才被三面铝材窗户封闭不久。我站住阳台上,“眼前的所见与往日并无两样,大院里的

  • 用毛笔写了几张招聘广告,妻带到单位去,给主管看,得到赞赏。主管姓安,她说:“这个安字自己都写不好的。”我是教书法的人,大概她还不知道吧。

    晚上,到步行街去。

    三岔路,停一会儿。火。

  • 很长时间我都没有节假日的观念了,与之相关的旅游我也膈膜得很。无班可上,时间自由支配,何时不可以旅游,但并非如此,想来原因有二,一是不得闲,二是囊中羞涩。归根到底只有一样,缺钱。不过,富豪级的驴友似乎并不多,有若干散碎的银子,其实也能做得驴友。一顶帐篷栖身野外,“惯看秋月春风。”多么自在。当然,非驴非

  • 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从哪儿学起,才能有所收获,大概没有统一的答案。诵读《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和《道德经》等典籍,背熟百十来条,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也因为比较枯燥,学生缺乏理解,学不进去而兴味索然。学国学,是绕不开文言文的,小学生能学好文言文吗?中学生都觉得有难度,何况是小学生。中学生流传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