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星
大凡到过湖北省宜昌市的人,大都知道市西郊南津关附近的三游洞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然而朋友,你可知道在宜昌市郊的点军区紫阳村,三峡的西陵峡口有一个龙洞?因它位于市郊上紫阳与下紫阳之间,故称紫阳龙洞。它以独特的雄伟、峻峭、秀丽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紫阳龙洞是个面积近千平方米
2017-06-26 18:34文/阮星
樊口,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梁子湖注江入口处,侧卧江滨港畔,半枕退谷樊山,古来文人墨客,乐道是“玉带拴珠”。
樊口成珠拔翠的历史,应追溯到二千年前的汉代。据《武昌县志》载,汉高祖刘邦灭楚后,为巩固其疆土,除重兵设防樊口外,并将此地封给临武侯樊哙为食邑之地,故而这里的湖山都随之姓樊了,
2016-11-29 16:54文/阮海强 阮星
万里长江,仿佛一条街巨龙,横贯在祖国的大地上。面长江口上的崇明岛,恰似一颗晶莹夺目的龙珠,闪烁在一望无垠的江海之间。奇怪的是,这颗龙珠至今还在不断地生长壮大哩!
崇明,它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泥沙冲积成的岛屿,总面积达一千零八十三平方公里。据说,早在唐武德
2016-09-22 17:04文/阮海强 阮星
苏州——长江三角洲上著名的历史古城,宛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千里绿野之上。
相传在很早以前,苏州地方曾是一个宽广的海湾。现今西北郊的灵岩山、天平山,当时都是兀立于汹涌波涛中的点点绿色岛屿。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时候,才逐渐成陆,形成现在苏州这个地方。公元前十一世纪
2016-09-02 16:48文/阮海强 阮星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从石鼓到无量河以南的梓里,这是一段“A”字形的大弯道。河道长二百二十公里,而直线距离却只有三十六公里。就在这直距之间有一座高原城镇。也许是由于它风光秀美之故,所以特地给它取了个“丽江”的美称。
丽江位于银光闪烁巍峨壮丽的玉龙雪山下,它是纳西族最集中的聚居地。
2016-08-22 16:09文/阮海强 阮星
名扬中外的南北大运河,它闪耀着古代人民智慧文明和创造能力的光彩;它和历史的长河一样,滔滔不息,千古永存!
公元前四八五年的春秋末期,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为便利运输,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在现今长江北岸的扬州附近,开凿邗沟,以沟通长江和淮河间的水道,随后,经历代
2016-08-12 18:00文/阮海强 阮星
在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以前,成都平原并不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长江最大支流之一的岷江,从海拔三千余米的雪山,奔腾而下,直泻成都平原,汹涌的水势,骤然变缓;泥沙沉积,河道淤塞,每遇雨季,便常常泛滥成灾。
为了救贫苦百姓于水火,早在公元前的二百五十多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便和
2016-07-18 18:55文/阮海强 阮星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这是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在云安县(今云阳县)写下的诗篇。杜甫飘零一世,其间旅居云安县一年,赋诗四十五首。后人为纪念他,特地在县境的“张飞庙”内修建了一座杜鹃亭。此亭背倚凤凰山麓,俯视浩荡长江。周围小溪如弦,古木
2016-06-13 13:36文/阮海强 阮星
轮船离开宜昌的葛洲坝,开始在碧绿的西陵峡口游弋。
过了南津关(张飞擂鼓台),在“疑是山穷水尽”的峡中突然转了一个大弯,便开始进入了长长的西陵峡。
这时,但见峡山千峰万嶂,逶迤而来,两岸岩峰插入天际,好像是两道千寻壁立的长城,把大江逼成一条狭窄的走廊。船行峡内,如在井中
2016-05-17 07:47文/阮海强 阮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游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人们谈到这首广为流传的杜诗,常不免想起历史上闻名的吴蜀“夷陵之战”。由于这决定两国命运的一丈是在猇亭打响的,所以又称“猇亭之战。”
在这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中,双方均动员了规模宏大的水陆两军,而且是以长江及其沿岸作为叱咤
2016-03-28 11:58-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