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北位于陕西省北部,包括榆林和延安两个地级市。南面是黄土高原,北面西北方向进入毛乌素沙漠边缘和内蒙古鄂尔多斯接壤。

    陕北,一年四季风势有别,风姿各异,人们对四季风的感受也迥然不同。

    春天,每天几乎都是黄风肆虐,嘶叫声不绝于耳,时而如万马齐鸣,时而似黄河咆哮。当地老百姓称,陕北冬春季节的风为“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中华大地遽然掀起一股“下海”狂潮时,我的一位同乡、同学,也即同行,毅然弃教从商,随之“下海”去了。结果不及一年呛了几口水,拖着一屁股债,丧魂落魄地上岸了。这真可谓“文人下海,不赔亦载”。当我问起,“上岸”后有何感受时,他却深有感触地说:“做生意虽然亏了本,欠了债,但思想观念却发

  • 写给天堂里父亲的信

    爸爸:

    您在天堂那边过的好吗?现在该不像过去在人间那样日夜操劳和艰辛生活了吧?

    自从和您永别以后,儿子从未间断对您的殊深轸念。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家里,都没间断对您的缅怀,特别是在晚上入睡之前常常会想起您。您的音容笑貌,时而在儿子脑海里映现,而且几乎

  • 清晨,我在室外凭栏眺望东方,火红朝阳冉冉升起,把光芒洒向人间;傍晚,我在郊外旷野伫望西天,金色夕阳缓缓落下,把余晖留给晚霞。日升日落,循环往复,万世不已,而人间却是新旧更替,物是人非。望着太阳从东山跑到西山,我心中不禁涌起了几多失落,几多感慨,几多惆怅,也激起了我许多遐想和思绪。

    回眸历史,人间

  • 餐桌上的驰思遐想

    每当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和参加婚宴时,我坐在餐桌边看着桌面上的各种摆设和品尝着诸多菜肴,脑海里就不由地开始驰思遐想。联想最多的,那就是城市众多贫民和乡村广大农民的饮食生活。

    记得有一次家庭聚餐时,在等待上饭菜的过程中,我无意间转过身看到,邻桌一位年轻男子的用餐桌上摆着三四类

  • 陕北的初春,寒意未退,黄风肆虐,光秃秃的山川无一点春意。人们最早看到春天的来临,那就是柳枝上吐出的一串串绿芽。柳树是陕北最先报春的树。柳树在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就早早地苏醒过来,迎着凛冽的寒风,悄然吐翠,披上绿装,当起了报春的使者。每年就是那山峁、河堤、道旁和院落的一颗颗柳树梢上泛起的芽苞和初绽的尖

  • 五十年光阴瞬息而过,不知不觉中已莅天命之年。值此五十生辰来临之际,我心潮迭起,思绪万千,感喟不已。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命呼?”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到

  • 现在,很多人每天在家时几乎都离不开生活用电、用水、用气和看电视、打电话、玩电脑、耍手机;经常出行时离不开乘汽车、坐火车、坐飞机、打手机和发微信,但我们很少有人想到,现时自己每日生活在天罗地网里。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现在人们生活在网络世界里”。可是,我们每个人并未细想和盘点,现时,天空、地上和地

  • 近年来,随着对世态众生的观察和对世间事物的认知,我遂对几则古语和名言产生了置疑,而后又逐渐形成了质疑。

    首先,我对《三字经》里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和古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渐而产生了置疑,开始形成了质疑和自己的见解。

    我一直认为,先天铸就人的性格,后天略能改变人的性情。在现实中我们看到,

  • 奴性与狼性

    由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和封建思想文化的浸淫,国人的帝王情结、忠君思想、官本位意识、崇拜心理等,尤为严重,根深蒂固。因此,自古迄今,长期培育起了国人奴性和狼性并存的双重性格。

    几千年来,专制和独裁扼杀了人性,扭曲了人格,禁锢了人的自由思想,窒息了人的创新思维。在服从、崇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