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错阴差的感觉
——“西域行”体味之一
照成语词典上的通用说法应该是“阴错阳差”,可我却给拙文命题为“阳错阴差”,是何道理?各位看官看了我下面的傻乎乎却有点较真的文字,你就明白了。
高考鏖战后,我们一行14人作放飞西域、放松心灵之行。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有时也很无奈,比如这倒时差的感
2015-09-27 22:02近日有博友对我的“得失斋主”的博客名号和“人生怎一个得失了得,心存斋念,焉不坦然”的博客题签,致意恭维,而奉承恭维之中又不无质疑。
无论是恭维还是质疑,我都心存感激。感激之余,觉得有必要将我的关于“得失”的点滴得失心语写出来,以求教于方家,并和大家一起在得失之中,寻觅生活的真趣、人生的真味。{p
2015-09-24 16:55一个绝好的秋日,我不甘赋闲的寂寞,慕名去了一趟黟县。虽是行色匆匆,惊鸿一瞥,却从心底感受到,是黄山的仙云、齐云山的道骨、新安江的灵性,孕育和造就了古黟通体厚重的徽文化,从而赢得了古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慨和绝唱。
桃花源里人家
在黟县县城,只消2元车票,就到了被人们誉为“桃花源里人
2015-09-23 10:24文章学中有“时文”一说,不由得使人联想起时下一些很流行的社会用语。因为很时尚,又因为不是文章,甚至都不是文句,故而类比为“时语”;拾掇来三例,有感而发,姑妄言之,故曰“乱弹”。
其一:不必要的“不必要”
近些年来,我们的主流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领导讲话、学术报告
2015-09-21 16:01又是一个乙酉年!干支蹉跎,岁月轮回。花甲之年的我,在这个人生倒计时的本命年里,面对我的生命属相总觉得该写点什么。
孙绍振先生曾因歌德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激发灵感,写了 一篇既饶有风趣又富有文化品位的散文《说不尽的狗》;值此鸡年,类比联想,就以“说不尽的鸡”为题,写点鸡零狗碎的东西吧!
其实
2015-09-21 12:57各位看官,且容我对文题做一点解说。
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指学生在校读书;主要是指那些自以为“学有所成、事业有成”的人士的读书。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指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而非政治运动、一句话,本文是对生命律动的肉体和灵魂、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要以及时下不愿读书的现状有感而发的即兴文字。
先从
2015-09-19 09:50别字的味道
古往今来听说读写错别字的故事枚不胜举,其中不乏让人捧腹喷饭笑岔气的经典笑料,这也就为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谈资。笔者无意引经据典,更没有能力去分析产生别字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个人素质和禀赋的原因;只是罗列本人亲身经历的别字现象,以博各位看官一哂了之。
文革期间,我
2015-09-19 09:23我是戏曲门外汉,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晓得点皮毛的戏迷。因为喜欢听京剧青衣唱段,所以,斗胆写点我所了解的一点有关青衣行当的常识和自己对青衣的极为肤浅的感受。
“青衣旦”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
2015-09-18 10:41说起“半”字文化现象这个值得研究和很有趣味的话题,就不能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细加探寻、撷取、爬梳、研讨它在中国文明历史中所展现的奇特之处和妙趣横生的意味;但这是笔者学识、阅历、能力、水平根本不敢涉及和问津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渊。这里,笔者兴致所致,信笔闲谭,聊博一哂。
从秦始皇诏令其宫人脱下连体衣衫,
2015-09-18 10:2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