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辉
在浙江台州执教的青年师友涂涂在微信上发了两张紫苏的图片,并感慨尤溪、台州等地的这种野菜都远远比不上湖北老家的味道好。她说:“儿时,家门口的菜地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母亲随便捋几把嫩嫩的叶,洗干净,撒进汤锅,扑鼻的香味。怀念啊!”
我想起家乡的紫苏来了。老屋子前,晒谷架下,木槿花旁,
2016-07-30 15:50被风吹逝的小人物
陈宗辉
我的家乡在福建中部两县交界的地方。村里的人一辈子都守在自家的小屋里,由于世代与外姓结亲才逐渐了解周围几个村庄的人和事。少年时代,我听到最神奇的故事就是村里一个老人反复讲述自己曾经坐木排到福州因语言不通被歧视的尴尬往事。直到初二,幸逢几个省里下放的业师,可那时他们也是
2016-07-26 17:11陈宗辉
一
湖差不多各地都有,但又实在无多,多了怎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好奇。有人说,湖是森林的镜子;有人说,湖是大地的眼睛;又有人说湖是游鱼飞鸟的共乐园,这些比喻当然都有美感,但是用来形容闽湖似乎都不恰当。我想,闽湖是上帝的泪泉,它的美深沉而又丰富,清丽而又悲凉,非有一定阅历和文化情怀的人体味不
2016-07-26 17:03陈宗辉
晚上散步回家,刚在书房坐下,窗外就风助雨势哗啦作响,接着一股凉气卷进室内。先贤听雨诗文在脑际一闪而过,我的眼前就浮现了昔日乡间无数漫天大雨的景象。
我的家乡坐西朝东,面前有像雁翅一般渐远渐高的九层十八座山峦,尤溪河就在这层层山麓下环绕东去。童年时代,不知多少次看过暴风骤雨,那雨先是在
2016-07-26 17:02芙蓉的心曲
陈宗辉
晨风
脚步匆匆
唱着歌儿上了路
气喘吁吁
对着白嫩的笑脸芙蓉
一阵想亲抚
羞得芙蓉花
把头埋向绿衣深处
夕阳下
芙蓉花
翘首切切
顾影楚楚
不闻风声至
不见风影来
无奈红着脸儿
只有暗中长怨
好糊涂
(原
2016-07-25 11:19陈宗辉
你把人们最灵动的思想火花
定格成冷静的文字部落
没有花开 没有叶飘
我就走进了遥远的历史里
你把历史的画面重新折叠
撒上一撮思维的曲子
不要杯盘 不要菜肴
我已醉倒在那沧桑的浓酒中
(原载《青少年文学》1998年12月)
2016-07-25 11:19陈宗辉
一
专车把我们送到吾园峡,我们就开始了盘山石径的攀登。顺着石阶登蓬莱,好比上云梯。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登山毅力的考验。
绕过小水电站,跨过清清的小溪流,迎面一架大山,笔直矗立着,目光攀上悬崖,轻轻跳到天宇,几片白云费力地从山顶和天宇的夹缝中挤过去,一缕阳光从山顶上直射下来,但只
2016-07-25 11:19陈宗辉
从长沙回来我一直忘不掉橘子洲,近年湘江大桥还改名橘子洲大桥了;从无锡回来我久久忘不了鼋头渚,眼前一直抹不掉那神龟昂首的形象;从厦门回来我也总是忘不掉鼓浪屿,那海蚀洞里的如鼓浪潮一直在耳畔回响。鼓浪屿原名圆沙洲,明代人闻浪打如鼓才将它改为今名。尤溪的最美之处在哪里?毫无疑问就是那片美丽的沙
2016-07-25 11:19陈宗辉
自古以来,悲秋者众,颂秋者少,而察秋之品性格调者更是寥寥。饮食秋味,沐浴秋光,衣染秋色的乡野人家,他们几乎是秋的形象写照,可要说秋好像在说他们自己,欲语口难开,淳朴的人有几个善于说自己呢?住在高层建筑水泥柜子里的城市文明人,望月亮模模糊糊,看星星隐隐约约,吃的全依赖外调,听的是铁匣子热闹
2016-07-25 09:26陈宗辉
从前山村人赴宴赶圩,总是集镇人家嘲笑的对象。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山底鬼,山林庚;杀只小雏鸡,叫尽大大声。”后来,我发现有时候被嘲笑的未必有什么错,嘲笑别人的也不见的更高明,那些嘲笑山底鬼的集镇人家一到县城就被讥为“土包子”,县城的人到省会同样被讥为“乡下佬”。那么,省城的
2016-07-25 09:25-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