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似歌
梁孟伟
写在前面的话:“留住故乡情,建设新家园”十篇文章中,开篇无疑最重头、也最难写。它既要写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又要抒发移民的故土难离、乡情难忘。不仅要找一位与移民感同身受的同乡人,更要寻一个说出移民共同心声的代言人。梁孟伟老师是查林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近年转向文学创作
2018-09-01 16:26地图上的父亲
梁孟伟
小时候父亲总不在身边,而在红红绿绿的地图上面!
因他常跑外地搞修理,总在路上讨生活,我们只能从他来信的地址上,在地图上按图索骥地找他的行踪。
父亲原是杭州医疗器械厂的一名职工,1962年下放带着家人回到老家。做工没着落,种田不落作(不大入行),只好重操旧业跑起了
2018-08-15 16:23扁担之歌
梁孟伟
钦村水库开始蓄水,家乡彻底葬身湖底。我冒着春雨赶回老家,去亲一把最后的家乡土,喝一口最后的家乡水,看一眼最后的家乡美。
当我在家乡的山水间流连,废墟上徘徊,我突然看见,不远处一截扁担,一半埋入泥土当中,一半昂首云天,蜡烛一样燃烧,路标一样指点,仿佛为我指明心的去处,照亮
2018-08-02 17:11天地正气一秋白
梁孟伟
瞿秋白等人的命运,随着万永诚的被捕急转直下。
1935年4月10日,福建省委书记、军区政委万永诚被敌包围不幸牺牲。妻子何氏也被国民党第八师抓获,审讯中泄露了瞿秋白等濯田被俘的消息。第八师师长陶峙岳即告驻闽绥靖公署主任、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电文称“据万匪永诚妻供称瞿
2018-07-17 10:18想去旅行
梁孟伟
有人问我,退休后最想干啥?我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用读书来增加灵魂的厚度,用旅行来提升思想的高度。
我说的旅行,不同于旅游。“游”是游历和赏玩,“行”是行走和历练。大多数人只是走马观花,忘记了沿途知识花朵的采摘;看重到此一游,漠视了一路心灵精神的收获。“旅行”是一种
2018-07-16 17:25村路
梁孟伟
我走过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走过杭州湾的跨海大桥,太行山的挂壁公路。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家乡那条村路。
我的家乡就在剡溪上游,一湾碧波汤汤流过,两边溪滩满是石头。远看像片洁白的云彩,近看似群匍伏的猪兔。它们百转千回出深山,浪淘洪簸不辞苦,磨掉了头脚的棱角,磨去了身上的
2018-07-03 09:57留片光阴(代序)
梁孟伟
为什么这几年写了点东西,要从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说起。
那是一个冬晨,我准备从横跨运河的桥洞下穿过,只见桥洞内斜射进一方暖阳,伴随着反射的粼粼波光,剪取了桥下的一角阴暗,金黄得有种丝绒般的质感,温暖得有种炉火似的灼烫,迷离得有种飞翔似的惝恍。我很快按下了手机。一边是
2018-05-17 09:02清凉峰
梁孟伟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周末,我们向着天目山主峰——清凉峰进发。
古镇诗意
还未离开眉眼盈盈的青山湖,雄健伟岸的天目山就迎了上来。天目山因东峰大仙顶和西峰仙人顶,两顶各天成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而得名。它西接黄山,东临大海;俯控吴越,威镇东南。沿途古迹众多,人文荟萃,仿佛徐徐
2018-05-09 17:28悔恨
梁孟伟
父母去世,前后只隔三年。
母亲走的那天早上,我陪在身边。窗外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母亲已极度虚弱、命若游丝。她从医院回家,进入弥留之际。化疗掉光的白发,长出满头银丝;脸上毫无表情,已没笑的力气;眼睛定定地看我,似乎有话要讲。突然,她张开嘴巴,睁大眼睛,看着前方,目光中充满大惊
2018-04-03 14:02嫁给中国
梁孟伟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少时初读这首汉乐府民歌,那岩浆般喷发的激情,江河般奔泻的倾诉,彩霞般奇特的比喻,差一点把我融化和吞没。这次去浙江东阳走访,感受到一出真实版的《上邪》,心底里泛起的感动,灵魂上
2018-03-29 17:29-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