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末仲秋,佳节连逢。四方墨客,毕至洪都。
盖举九届南昌金秋之笔会,亦暨《藤王阁杯》文艺之大赛。故而,廉政论坛,走进余干。.
东道精心素宴,佳宾竞相吟咏。大有古贤“兰亭”聚会,曲水流觞之遗风。
于是骚人成群结队,乘兴观赏名人故里。幸而拜读江右布衣《枝叶园记》之碑刻;不啻欣赏范希文公《岳阳楼
2015-11-07 08:20辛卯金秋,政应民意,为救古城文化遗迹,遂重建龙光之阁。
龙光阁初建于大明崇祯九载,岁次乙亥,盖因时任漕运总督之朱公大典,听取“巽地高峰,乃一郡风水所系”之形家①高论。次年丙子即行建成。
史记建阁之后,吏纪大振,民心大快,一时文武之风大盛。到清末又出文武进士壹佰四十三名,且含三鼎之甲②齐全。{
2015-08-17 09:26乙未仲夏,携子览胜,首登镇淮之楼。凭栏眺远,子欣若狂。概因司空见惯,而不觉其家乡之美。观夫,西北一带,四水环抱,运、月、萧、勺,映日流光。漂母古井之侧,文通塔高耸入云,直指苍穹,似在蓝天写作画卷。傍依,楚州之第一学府,仿佛传来书声之朗朗。目不暇接之时,古街飘来美食之香,令游客嗅味而止步,使佳宾慕名而
2015-08-11 11:24光辉吾兄如唔
初夏故人相邀金湖,未敢惊驾。不想兄在香港亦得知情,并派魏县作陪,令昔日之同窗感触良多。讫今,未及言谢,心中甚为不安。
仲秋,登安、兆成等十多位同学在大观园相聚,甚为畅怀。席间范广德兄一算,分别已过三十二年之久。互视之下不见当年天真稚气,岁月苍桑跃然上脸。言及当年甲乙两班百余同窗
2015-08-10 15:03家父寿逾九十有五,还是那么健康那么硬朗。每当亲朋好友或者家乡故人问起父亲的情况时,我都会引以为豪地一一回答。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超坚强的乐天派。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还是遭受身心摧残的双重打击,他都不在乎,好象一个没事人的样子。
一九六六年文革刚开始,父亲就被列入批斗人员的名单。连我一
2015-08-03 09:08大暑过后,江南的天气还是那么炎热。入秋时,我客居在芜湖东郊的清水镇。
小镇规模不大,但也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给人以整洁精巧的印象。
镇子的南面,有一条通向长江又汇集几道山溪的大河,湾湾的河水在这里是一半混浊,一半澄清,当地人称之为清水河,我想,小镇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镇外,正在兴建的合
2015-07-21 15:13-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