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来北京的时候,我惊叹于北京的树了。

    时值白露,天气微凉,秋意渐浓,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顺义举办的乡村旅游培训班。一周的学习时间里,我们走过了城市和乡村的一些地方,虽然没机会登长城、逛故宫、观鸟巢,弥补初次抵京的遗憾,却饱览了北京的树,也算是一种意外收获。

    认识一个城市,首先从行道树开始。

  • 多年前看到过一组关于红叶的照片,那是摄影爱好者在禹州西部山区翻山越岭拍摄的,山坡上红艳艳一片,很是惹人喜爱。近段时间又听说大鸿寨举办红叶节,早按捺不住向往之情,一睹红叶芳容成了我望眼欲穿的惦念。

    周末清晨,朋友打来的电话,点燃了我的激情。“去大鸿寨看红叶吧?”“好呀!”,我二话没说,一口答应。我

  • 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一段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有人质疑这段话并非出自先生之口,在我看来,真伪已经不再重要。一位世纪老人简约恬淡的生活方式,真实朴素的生命体验,大

  • 乡间小路是一条蜿蜒悠长的彩虹,载着乡情、乡思和乡愁,穿过村庄,越过田野,飞向遥远的地方。

    小时候,乡间小路象蛇一样匍匐在村庄和田野之间,亲切自然,狭窄绵长。最宽的也不过三、四米,可通行马车,两旁生长着高大的梧桐;最窄的不足两尺,仅容人畜独行,两侧杂草丛生。这样的路是勤劳的农民用脚走出来的,用独轮

  • 蝉 歌

    无蝉不成夏。

    炎炎夏日,一首古老而亲切的歌谣,从一棵树、一片林、一个村庄传唱开来,汇成一曲高亢激越、清脆悦耳的和谐乐章,给豫中平原的夏季平添了美妙而抒情的内涵。

    那是蝉歌,率真执着的爱情之歌,清丽悠长的自然之歌。

    小时候,不懂得欣赏音乐,更不懂保护自然,不知不觉充当了和谐生

  • 白乐宫

    白乐宫是一个小村庄,因村里有一座道观白乐宫而得名。说是村庄,其实只有十一户人家,散布在道观周围,据说是道士后代。为便于管理,解放后,作为第二生产队,被编入一箭之地的朝阳村,隶属于长葛市石固镇,距县城八公里之遥。

    白乐宫始建于唐朝末年,当地百姓敬仰白居易的德行和才学,慷慨筹资修此道观,

  • 飘香的果园

    好久没有吃苹果了。看着超市里又大又红的苹果,总带着怀疑的眼神和怪异的想法,激不起购买的欲望和贪食的冲动,苹果似乎成了萝卜白菜一样普通的吃食,没有人把它当做奢饰品。偶尔在妻的逼迫下吃半个苹果,脆甜的果肉已尝不出儿时的味道。

    小时候,走出村口,便能闻到瓜果和蔬菜的香味。村口通往田野的

  • 香桂湾的荷塘

    香桂湾因半岛上种满桂树而得名。准确地说,是一个在建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尚未开园,已经游人如织了。

    香桂湾是个风水宝地。一望无垠的豫中平原上有一条双洎河。古老的双洎河流经佛耳岗村口,拦腰束了一条玉带,便形成五千多亩水面的佛耳湖。湖水曲曲弯弯,把西岸的高岗围城半岛。半岛最高处住着几十

  • 那些年,那些事

    七十年代中期,还处于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的转型时期。那时农村还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日用品的供给刚刚摆脱计划分配的束缚,慢慢走向商品经济时代。村里有一个代销点,是唯一的日用品集散地,也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代销点的面积有三间房大小,平时进进出出都是买油盐酱醋的乡亲。代销

  • 台湾印象

    台湾七天的考察学习很短暂,象流星在岁月的天空一划而过,但这缕微弱却靓丽的光芒,足以让过往的时光为之灿然,足以给平谈生活增添太多美好的回忆。

    知道台湾的名字,从识字开始。从小学课本上,记住了她的样子,与大陆一衣带水,象一条刚刚出海的船。那时我就知道,台湾是祖国的一个岛,最大的岛。岛上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