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年
又到年底了,填写各种总结和报表,并及时上交,报请主管领导审阅、签字,自己也签字画押,紧着忙碌几天,算是对过去一年有了彻底的交代。
交给领导的总结写了二十几年,细细回顾一下,其实,不过是一些空话、大话和套话。不外乎表白自己做了若干工作,付出了几多辛苦,获得了多少称赞,取得了多少
2017-03-12 19:16消失的乐园——四渠水磨农庄
这里是我曾经的乐园,我生于斯长于斯。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四十年后已是面目全非。
依旧是走在清晨的河边,却不见儿时的记忆里石头堆砌的河堤。河道变窄了,岸边堆起的是采沙厂高高的沙石;那个满是芦苇和草鱼的池塘和极大的庄园也被一家工厂替代。机器的轰鸣声掩盖了大通河哗哗的
2016-08-04 23:05医德 师德 良知
——读申剑《白衣胜雪》后感言
申剑的中篇小说《白衣胜雪》紧贴现实生活,以一位普外科主任医师何无疆25年的主刀经历,深刻剖析了现行医疗体制下复杂的医患关系,还原了医生这个职业洁白外衣下的美好心灵与生活七色,展现了丰富驳杂的不为人知的身后故事,医生的伟大与卑微、高尚与卑劣、平凡
2016-08-02 16:57十月十九日秋之行
是日辰时,天朗气清,和风习习,我等六人与永登友友男女十三人会于阿呼浪峡门,各诉仰慕,聊表衷肠,整装进发。
一干人等自峡门逆汩汩溪流蜿蜒而上,渐行渐深,渐深渐险,攀崇山峻岭,观茂林修竹,忽而峰回路转,牛羊漫山,忽而曲径幽幽,赤黄连绵,不时引来欢声笑语中的我等大呼小叫,啧啧称奇
2016-08-02 16:52马牙雪山之天池
马牙雪山,天祝炭山岭之北二十四里处。因形似马牙,终年积雪而得名。古有诗赞曰:“马齿天成银作骨,龙鳞日积玉为胎”。传曰藏人尊其为神山,千姿而百态,又气象各异。或闻马牙有上下二天池,群峰环抱,绝地千余丈,牧民视为圣池。
余与友人曾两游马牙,皆登其主峰白嘎达,然未曾一窥天池之容。今
2016-08-01 16:57秋意浓浓杏儿沟
记再次穿越杏儿沟——木楼——天王沟
如果说四月的杏儿沟银装素裹、春雪妖娆,六月的杏儿沟绿意盎然、杜鹃盛开,那么中秋的季节,金黄的色彩则完全是杏儿沟绝对的主角。虽然山色依旧苍翠,钻天的松柏占据着大片的领地,但不时出现的金黄树叶却往往引来我们的尖叫。
杏儿沟通往细沟掌的红桦林
2016-08-01 16:39吐鲁坪的雪景
徒步吐鲁坪已经多次了。前几次都是从水磨沟的小吐鲁沟进,或冬或夏,一路景色或苍茫或翠绿,人数众多,气氛热烈,不知不觉欢笑声中穿松林、趟花海或跨雪原,前呼后啸一拥而上。再从连接吐鲁坪的景致沟下山或继续穿越到黑林坪从小寺滩出。
此次徒步仅四人,“多吉”、“望月”、“天涯”和我,选择了
2016-07-31 12:24情飞牦牛顶
再登牦牛顶已是轻车熟路。徒步的心态也由最初时的狂热趋于平和、淡然。
四个人,近看天空云来雾去,远观宝川车水马龙,不紧不慢,山林里缓缓而上。盘根交错处披荆斩棘,险恶高俊时奋力攀爬,平坦无险则似闲庭信步。
登高,只是为了更接近纯净的蓝天和白云,只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只是为了
2016-07-31 11:12回家真好
回家真好。
从兰州火车站一出来,一股亲切又舒适的空气迎面而来,使劲吸了吸,嗯,里面夹杂着牛肉面特有的清香,熟悉,温暖。
天空下着雨呢。像是特意给从闷热地带归来的人一个欢迎仪式,清凉,惬意。
赶乘公交到市区,一路喇叭声滴滴不断,汽车在“车辆起步,请抓好扶手。”的温馨提示里左躲
2016-07-30 12:43曲阜一日
一副清秀的面容,一袭淡白亚麻的长衣,裹着略显单薄的身体,导游淡然优雅地接待了我们。一路引领着我们参观“孔府”、“孔庙”、“孔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丝毫没有山东人特有的那种鼻音,字正腔圆,细声细语如数家珍,庄严又不失活泼,历史、典故、传说一一莞尔道来。遇到我们的一句玩笑话也只是低头抿嘴
2016-07-30 12:31-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