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六神磊磊读唐诗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记

    文:吕奎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是一个读着金庸先生武侠长大的八零后。第一次看六神磊磊的文章是在2018年惊闻金庸先生去世的时候。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曾陪伴我度过了少年时代,那晚,我被巨大的伤感和落寞包围,不停地刷着手机,翻看着满网悼念金

  • 李涉的两首诗

    文:吕奎

    李涉是中唐诗人,诗才卓然且颇有名气。据《唐才子传》称“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而今人识得李涉,最初多源于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闲”。此句出自《题鹤林寺壁》,其诗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

  • 唐诗中的笛声

    文:吕奎

    翻阅唐诗,常闻笛声。每诵之,悠扬的笛声便在诗书卷帙中回响激荡,绵绵不绝。

    制笛吹笛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吹笛声如凤鸣之音,足见其清丽悦耳。及至战国,楚人

  • 珍珠鸟

    文:吕奎

    儿子喜欢鸟。其实,他不止喜欢鸟,见到什么小动物都喜欢,都要买。买过小鸡,买过小鱼。楼下亭子旁的树上挂的鸟笼里是两只活泼的鹦鹉,儿子见了,又吵着要小鸟。不给买,出门见到鸟就给我说:“爸爸,我想变成一只鸟,它们多快乐啊,还能飞!”“爸爸,我可喜欢小鸟了,你不买,就给我抓一只吧!

  • 醉夕阳

    我工作的单位是一所乡村中学。我常常在黄昏时候站在教学楼三楼西首看夕阳。夕阳落山的位置大约是西偏北三十度。那正好有几排民房,都是二层小楼,白墙红顶。村庄的南面是一条小河,河北岸一片高大的杨树林掩映着村庄。几行高压电线划过夏日绿绿的田野的天空,西北是零星树木和远山。傍晚的太阳已经收敛起了光芒

  • 与竹为邻 文:漂泊

    郑板桥在其《墨竹图》上题曰:“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间甚凉适也。”寥寥数语,读来画意盎然。与竹为邻,陋室不陋。置榻竹中,竹凉心静也。

    竹子有“四君子”“岁寒三友”之称,被赋予了高尚的情操。郑板桥曾书“兰有嘲芳、竹有劲节”八字自励。所

  • 且共从容

    天天坐在窗前看春天,看过去了一整个春天:窗外的树泛绿了,楼下的几树红梅花开了,远处小花园里的杏花开成一树雪白了。眨眼间,红梅花在一场春雨中零落成泥,那树杏花也慢慢抖落了一袭花衣。校门外墙边的一排樱花又开的热闹起来,透着栅栏摇弄着粉红色的花影。还有楼角一棵紫玉兰,或是少了春光的眷顾,多日

  • 留下那份心动

    读书各有目的,但无论是出于爱好还是消遣时间,书都是精神食粮,都会愉悦我们的精神。特别是遇到动心的文段和句子,或瞬间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感,或长时间萦绕于心,念念不忘。我的念想和做法是,在反复品咂赞叹之时,一定把他们“留”下来。

    留下来的方法很多。我在学生时代是做摘抄,那时候的

  • 古诗里的春夜美景

    古人爱秋夜,描写秋夜的古诗词俯拾皆是。想必是秋月俊朗高洁,借月寄秋思之故。若单以夜景而论,春夜似乎更胜一筹。月悬中天,春花粲然,这怕是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了。若在夜静帘垂之时,花依窗前,月色浸窗,那应是多美的春夜?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就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夜。其《春夜》诗曰:“

  • 一树繁花

    春天的美,美在一树一树盛开的繁花。

    我工作的学校栽种了数百棵各种花树和果树,春天的校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最早开花的是玉兰,偌大的玉兰树林,一树树洁白的玉兰花汇成了花的海洋;继而盛开的是杏花,一树树杏花温婉淡雅富有诗意,流淌着江南的韵致;桃花开的灿烂热烈,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海棠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