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五一小长假,一个人在28层的楼上呆了三天。三天足不出户,比“何妨一下楼”的闻一多先生虽有逊色,但在这个天涯若比邻的信息化时代,却也少见。又到了周末,到哪里去呢?出去走走,不为排谴独处的寂寞,就是活动活动筋骨也是应该的。
乘电梯下楼,出了大门,才发现新整的小花园栽了几棵泰山松和风景树,或
2015-05-30 09:29那是一棵五叶松,蓬蓬勃勃地长在办公小院的门内侧,如雨后撑起的伞状凉亭,热情而招摇地迎接着每一个走进小院的人。树下,是一块小小的草地,草地上矗立了一方泰山石。夏秋季节,花草茂盛的时候,青石如传说中的那尊钟馗,给人敬而远之的肃穆和敬畏。
一幢五层小楼挤占了院落三分之一的空间,纵横交错的汽车让这个小院
2015-05-21 11:13记得上高中时,曾读过著名作家贾平凹所写的小说《丑石》,是写门前一块无所用处的丑石最终变为铺路石的故事。时下,正逢太平盛世,好石之风渐为时尚,无论升官发财,还是乔迁新居,总要弄块石头作为镇宅之宝,图个吉利。有需求就有市场。投亲访友,送块好看的石头,已不罕见。生活在泰山脚下的人,平常进山,也习惯于找块石
2015-05-07 10:32虎猫是儿时的一只家猫。那时,我家住在鲁东北的一个小村子,全村都是土屋土炕,老鼠特别猖獗,不仅与人争食,夜里也闹得人心烦,养猫便成了村里人生活的必需。
那是父亲从黄河边上带来的一只猫。起初还是一只孱弱而温顺的幼仔,不想,只一年多时间,就长成了极强壮的一只猫。圆脸,怒目,剑尾,硕大滚圆的褐灰色身躯,
2015-05-04 09:16清晨,在山路上小跑,突然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侧身一看,一棵不大的槐树长在路边,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白色风铃般缀满枝头,格外惹眼。春风吹过,浓郁的馨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儿时的记忆便浮云般涌现在脑海中。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四月底,当长着荆棘的槐树盛开洁白的花朵,缺衣少食的农家便多了一样食
2015-04-29 09:20每次打开高楼的后窗,巍巍泰山便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山顶上的岩石,山脚下点缀的高楼林立,都清晰地涌入眼帘。站在高楼上远眺的我,不禁涌起思接千载的畅想和无尽的遐思。
泰山是沉默的。无论是电闪雷鸣的狂风暴雨之夜,还是晴空万里的烈日炎炎之日,他始终冷峻地、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春暖花
2015-04-25 19:25人们常说:人走茶凉,是说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吧。其实,正如大地有冷暖、季节有更替一样,人走茶凉更是一种自然生态,是社会进化的自然轮回。日升日落,潮涨潮落,亘古一理,伤情离别合情却未必入理。
近日,朋友对我说,前段时间,他每个周末都要到泰山脚下的烈士陵园里去一次,走到那个十九岁牺牲、名叫陈阿根的江苏
2015-04-20 10:57时下,鸭梨儿并不是国人爱食的水果,这不仅因为又涩又大的梨核难以入口,更因为水多肉少的梨儿除了解渴去火,实在没有多少美味可言。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处山乡中学任教。当地的同事家里有梨树,每到秋季果熟时节,同事就邀请到梨行里吃梨。看到那缀满枝头的金黄梨,忍不住摘一个大快朵颐一番,但往往吃不上一个就作罢,同事
2015-04-16 08:16暮春四月,芳菲落尽,柳絮飘如雪。夜深人静的时候,记忆中那傲雪的寒梅时时浮现在眼前,如扑面而来的春潮,涌动在心底,消失在雾霾灰霾弥漫的天空中。
那不是一树蓬勃如雪的灿烂,也不是一片光彩夺目的繁华,而是驿外断桥边凌寒独放的数枝腊梅,绽放在黄昏的寒风冷雨中。过往的车辆辗碎了她的美丽,憔悴的化入混浊的泥
2015-04-15 08:22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叫《老井》,讲的是黄土高原上打井的故事。贫脊的高原,干涸的土地,淳朴、善良、执着的人们,祖祖辈辈演绎着为生存而打井的悲情故事。这部电影告诉你,井——这个如今让人日渐陌生的词语,在人类生存中曾经扮演着怎样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当欢快的自来水流进城里乡下的千家
2015-04-03 21:10-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