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缘》
一、 红笑
开篇就遇见一位像花不起娱乐费的乡间老婆婆,她的笑很经典:一种风干了的红笑——一个小姑娘羞涩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晒干了。读到这个画面,就有一幅裱好的油画浮出来,挥之不去地从一个遥远的年代对望过来。这是乡间老妇人特有的笑吗?虽然风干了,却没有褪落小姑娘羞红的底色。这种感
2016-09-28 17:42手头有三页“兖州好人”季学孟的事迹材料,通讯报道的范式,所有孝老爱亲里的泛泛之词。我拟好心中的提纲,就像把熟泥已拉坯成型,只差与之正面接触,和事迹所需的鲜活故事补充到里面,然后敷粉成器了。
朋友陪我找到他租赁的大杂院,收废品的占据大门口,卖炭的黑了半边院子,季学孟的家是一间水泥板房。橱柜和杂物垛
2016-09-10 10:59视睡如归的冬夜,送丈夫赶夜程的火车,在家的孩子还小,不敢逗留,心一横,就独自夜奔在归途。
凌晨三四点,三十多里的乡路,阗无人迹,冷风嗖嗖倒在其次,我把摩托三轮开的风驰电掣,驱赶着夜行的惶恐。茫茫四野,除了树林田野,就是半明半昧,惺忪的夜色,早已无心恋栈有没有星辉月华了,一心只想飞快地游离夜海的包
2016-08-21 10:07书桌上,一玻璃水晶笔筒,相伴很久了,记得是博物馆赠送的纪念。画面是兖州的兴隆古塔,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一座塔,无疑是一座城的无字纪念碑,或繁体或狂草的风雨铭刻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兴隆塔以地老天荒般的沉静,遗世而独立,睥睨下尘。
大地像一张珍贵的宣纸,总是任由造化开图千里。今人好与造化争地,高楼大厦风
2016-07-24 10:15小时候,麦收时节,大人们白天黑夜地从田地里忙到打麦场上,家里没人,竟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一天早上,几个村人议论着看小偷去,昨晚堵在家里的,听说揍得不轻。我也满是好奇地相跟了去,长这么大,还未见过脸上已贴了标签的小偷呢,这个货真价实的真不容错过。
小偷锁在大队部一间屋里,耷拉着脑袋缩在墙角,围
2016-07-07 15:12市报副刊有一片“花的原野”,当一朵小花摇曳绽放时,只有那如蜂如蝶的目光懂得,花儿的主人拥有整个原野的心醉神迷。原野正以俄罗斯草原的辽阔,宁静,忧郁,期待着苜蓿花的芬芳和一切带有梦幻气质的精纯的麦粒。
地区作协成立后,我们这些在文学路上独自奋斗的散兵游勇,如同找到了组织,很是激动。如果,以一个“之
2016-06-03 19:09有时候真的困惑,那些为之生出探手之情的童年风物,该为它们的庆幸呢,还是忧伤?
一、水蒙住了我的眼睛
我寻找着叙述它们的途径,它们以无数条路通向我,最终还是以切身的,童年的诚实来述说吧:小叔留我在坑边,他到坑里和一帮光腚猴嬉水打闹。不知不觉,我走进水中,不懂得深浅的含义,直到水一下蒙住了我的眼
2016-05-05 15:55一、立春
大地还是荒凉景象,初春跋涉在冬日的魅影里。大地深处,地气正以三峡的倒流之澜与那些残冬的溪壑争流,春气氤氲的感觉,熟悉的触抚像母亲的气息,从外部的肤表渐渐抵达万物的内心。风儿高高地刮起来,把料峭的寒意捎到到九天云外去了。
这样的暮色中,我挥舞着球拍,羽毛球划出愈来愈淡的白色弧线。这时
2016-04-11 20:06太阳和月亮照耀在逝水之中,人到中年,生命已渐进于万籁无声了吧。记忆是一位忠实的史官,有时像批判家删掉闲愁万斛,有时又像修辞家把我们放回去,定格在某个情景里。就像司马迁必需留住“霸王别姬”的细节,才配得上项羽可歌可泣的人生一样。
过去的日子和未来的日子,构成人之实体不可分割的阴阳,什么东西会如此遥
2016-03-11 19:38一刀切下,温柔或斩截,眼前一亮:一个白菜娃娃的雏形。像母腹子宫里蜷曲的胚胎,躺在青叶玉帮的层层包裹之中。原来,这一冬,憔悴萎焉的白菜一直在默默地孕育,是孤独使生命变了形?还是不孤独早已变形了的生命?多么不可解!
这“没顶”之下的霸气,有一股丰盈昂奋的生命力,真是不能轻忽。吃了几十个春秋的白菜,忽
2016-02-19 12:54-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