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忆良师

    转眼,又到恩师杨老的忌日。 再读杨英所写的“父亲的笔”一文。更勾起我对恩师杨松无比深切的怀念。对于杨老的不幸辞世,我与杨英都有着难以言喻的痛。她失去了疼爱有加的慈父,我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曾有一位文友对我说:“你知道杨老最关心的人是谁吗?就是你黄佳宾呀”一句话,说得我心头一热,

  • 告慰春申君,~歇公传奇

    2002年10月,上海申博成功,在欢庆晚会上,演员们开场引吭高歌的竟是“告慰春申君”。上海人民念念不忘的春申君,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先祖黄歇公。

    黄歇公,生于河南潢川,即周封之古黄国,后来族人遂以国为姓,黄族姓氏盖源出于此。歇公聪敏干练,能言善辨,深得楚倾襄王倚重。公元

  • 南关红豆难了情

    钦州市委宣传部创作的微电影“南关魂” ,一开始便扣人心弦,

    “苦呀!”只见久历沧桑的粤剧老艺人南哥,眼见他心爱的钦州市粤剧团被解散,他心有说不出的悲苦而喟然长叹。尽管他的爱徒春燕多方劝慰,他仍心结难解,只好借酒消愁。几乎病入沉痾。后来,在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心成立的揭牌仪式上,

  • 洪水

    那年,连续下了几天漂泼大雨,一场特大洪水翻滚而来。年纪尚幼的我,不知危险已迫在眉捷,还自顾戏水嬉闹 。大人们却已慌成一团。妈妈抱着小妹,找见我。顾不上责骂,便急匆匆扯上我,跟着其他人逃向镇边的小山。可是巳迟了,凶猛的洪峰已淹没了上山的路。大伙都束手无策,慌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乡长突然出

  • 一次难忘的海上诗会

    那年深秋,听说钦州要建港。钦州一帮老诗人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要先睹为快。由钦州诗坛的名耆吴老(龙章),曹老(家珍)组织了去游览钦州港。我蒙卢老(照松)的携领,也有幸恭陪末席。

    我们一行十多人,在钦州河堤的盐埠码头上了船。这是一条小机船,中间有个小舱,用木板搭做座位,各人安

  • 八十岁入党的剦刈人生

    回忆剦鸡老师傅黄德利入党的经历,至今仍让人感动。黄德利是过了古稀之年,还积极申请入党。哗!这事就像巨石投江,在街坊邻里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人说他七老八大,牙都掉得没剩几颗,还想入啥党。还有的更讥讽他一个剦鸡的,要求入党,想当官也无他份呀,真是难听死了…

    “你们说啥话?”黄

  • 乔迁

    申岁端月十一日,是个大吉之日。阿旺家乔迁新居,搬进了与钦州市府相邻不远的悉尼阳光新小区。那是一幢非常漂亮的新大楼。搭乘平稳的电梯,一会便直达十四层的1402号套间。那是阿旺能干的爱妻选中的厚福之居。

    记得,那还是一年前。家住乡下的阿旺,突然接到妻子从钦州打回的电话。说她和女儿看中了悉尼

  • 别样温馨的父亲节

    “六一九”是父亲节,儿女们从各处赶来钦州。开始,我还以为是一般的聚会。那知,儿女们早商量好,刻意要为我过一个温馨愉快的“父亲节”。

    首先,儿女们送给我一份最令我喜欢的大礼“一台新电脑”。他们知道我喜爱写作学习,便特意配置了一台好电脑供我使用。这让我非常的开心,欢喜得咧嘴笑个

  • 观壮剧“冯子材”有感

    猴年六月廿晚,抗法老英雄冯子材回到了钦州故里。在市艺术中心,座无虚席。随着观众的热烈掌声,壮剧“冯子材”拉开了演出帷幕。

    只见,祖国南疆的镇南关,被法国红毛鬼侵害 。还狂妄地把“中国南大门不复存在的耻辱牌”插到镇南关前。边民惨遭法寇烧杀抢掠。忍无可忍,壮族姑娘青凤率领壮

  • 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我翻阅还散发油墨香的新书“话说老钦州”,如烟往事就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涌现我的眼前。太熟悉了,“话说老钦州”记载的那些事,我几乎都见过或亲身经历过。像玩石子,跳绳,打陀螺,捉迷藏,做游戏等等,我们孩童时都玩过。那时候的生活很清贫,经常食稀粥送咸萝卜。没鞋穿打赤脚去上学。记得,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