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以忘怀的中秋情结

    赵伟

    “八月十五月儿圆呐,爷爷为我打月饼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儿时一首稚嫩的歌谣,每每回想起来,是那么真挚,有滋有味儿。就像你品一瓶陈酿的老酒,年头越多,越醇厚、浓香。

    一晃一年中秋节又快到了,市场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款式的月饼让你目不暇接,有枣泥、果

  • 无酒不成席

    赵伟

    在日常生活中,酒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每天都跟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它虽然是种饮品,但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却都有它的“身影”出现,例如:生意开张需要酒;乔迁之喜需要酒;新房建成需要酒;项目落成需要酒···

  • 一篇环保文章引反响

    赵伟

    看到云南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的征文,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定要写一写这篇征文,以此来宣传一下我们在基层的环保情。

    十年前,我是一名农垦基层通讯员,在一家地市级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林木滥盗堪忧》的文章,原文附:

    被誉为“黑蜂之乡”的饶河县东北黑蜂自然保护

  • 蜂勤“蜜”香入户来

    ----饶河农场职工原生态黑蜂养殖发展侧记

    赵伟

    坐落在乌苏里江畔大顶子山脚下的饶河农场,它依山傍水,四面环山,林木资源丰富,湿地较多,是发展生态养殖的理想好地方。农场职工充分依托饶河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这一有利优势搞起养殖黑蜂来,养殖户不断探索,挖潜出黑蜂新模式来,从

  • 浅谈报纸版面需“山水并茂”

    赵伟

    笔者虽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写稿的年头不是很多,能看到的报纸是有限的。但党报在我心里还是沉甸甸的。党报不仅是机关党委喉舌,上发布机关党委的政策、信息,下反映群众的所需呼声,写这个题目不免有些班门弄斧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版面的定位鲜活性比较重要,迎合读者的口味

  • 老人待儿女莫偏颇

    在日常生活里,常听到有些老人报怨“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在家中众多儿女中,老人做到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恐怕不易,在儿女中,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平时无恙,逢年过节,差距便显出来。笔者一邻居便是这样,老人共有两个儿子一姑娘,老人最得意姑娘,姑娘平时总拿钱回家,二儿子每

  • 难忘的“猪脚面”

    赵伟

    过年之前父亲都要把猪头、猪脚用火烧干净,准备过年。可以说现在人们生活水

    每逢平不断提高,吃猪脚也不再是件难事。可儿子都十多岁了,妻子淑敏每每提起那难以忘怀的“猪脚面”让我羞愧难当••••••

    我和妻子是1997年末结婚,当时经济条件很紧吧。我在连队任职,除了负

  • 小瞧了邢嫂

    赵伟

    “王明,你把土地承包费交上来呀!”连长小连长在手机里催促道。

    “行啊,2014年没上去水,地荒了,咋给我解决,地里打药的农药钱,该给我吧,减产了你不说给我个说法吧,”连队小连长李强让王明交地税,没想到王明有十句话在那等着呢!

    “当时农场给补了吗?那你咋样才交土地承包

  • 阅读— 打开心灵深处的那扇窗

    赵伟

    我从小就偏爱文科,曾几何时,对文字却情有独钟,却不曾读过太多的书,没什么大的成就和作为。唯有通过文字学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书籍对我来说是件最快乐的事。

    自从我上学后就知道父母整日非常辛苦的劳作,便以刻苦读书来寻找出路,直到我来农场命运发生转折。

  • 难以割舍的新闻情结

    赵伟

    光阴荏苒,转眼来北大荒已是20多个年头了,弹指一挥间,北大荒就向一本教科书,不断影响我的人生道路,我从“新闻”中得到历练,慢慢的苦尽甘来,实现人生的自身价值。

    1991年对我来说是个人生命运转折点,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全家从牡丹江市海林县山市镇举家搬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