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如果冬天不下雪,是很让南方人小看的一件事情。

    想想也对。北方就得有北方的样子,怎么冷都不过分,但不下雪就过分了。

    小孩子盼雪,最大的愿望是去雪地里堆个大雪人儿。堆雪人儿没规矩,头大身子小行,头小身子大也行;浓眉大眼行,斜眼儿歪嘴儿也行;缺胳膊少腿更没有问题。总之,随心所欲,想怎么堆就怎

  • 北方,如果冬天不下雪,是很让南方人小看的一件事情。

    想想也对。北方就得有北方的样子,怎么冷都不过分,但不下雪就过分了。

    小孩子盼雪,最大的愿望是去雪地里堆个大雪人儿。堆雪人儿没规矩,头大身子小行,头小身子大也行;浓眉大眼行,斜眼儿歪嘴儿也行;缺胳膊少腿更没有问题。总之,随心所欲,想怎么堆就怎

  • 朱自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迹。”

    你逛呼和浩特也一样,不能急,不能走马观花,得向逛古董铺子淘宝那样走心。大召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里边儿的银佛、龙雕、壁画都是明代遗存。还有康熙皇帝用过的龙凤孔雀伞,乾隆皇帝所赐鎏金财神,以及用于宗教活动的

  • 1987年,我上北京出差,捎带着去天津玩儿了一天。

    彼时的天津还没搞大的建设开发,马路上少见熙攘的人群,汽车也不甚川流,狗不理包子也没现在贵的吓人。海河边有摆个盆儿卖乌龟的,街角有推着老式童车卖汽水儿的;副食店有一种包着粉纸的糕,长方形,眼观雪白无暇,入口细绵清甜,应该是云片糕的姊妹,属我挚爱。

  • 在北京,大栅栏内联升老店,我和演示千层底儿布鞋手工技艺的杨福顺师傅聊天。

    杨师傅和我同龄,17岁入徒,师承李清瑞,现在已是不折不扣的顶级技师。我问杨师傅这个手艺好不好学,他笑着说,反正,你看,就我这俩手,没少挨锥子扎!

    看杨师傅给鞋底儿里衬上雪白的棉花,一针一针绱鞋,又用劲儿把绱好的礼服呢面

  • 汽车穿过出产熏鸡的卓资山镇没多久,便驶入风车遍布的辉腾锡勒草原。

    到达事先定好的旅游点,我们稍事休息,就去和负责牵马的马头交涉骑马之事。因为不是旅游旺季,几十匹大小不一、肥瘦不等的马和他们的主人一样,都无精打采,聚在蒙古包前,懒散地晒着高原的太阳。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出四百六十块钱,他们

  • 贴春联是过年的头等大事,各家各户,都绝不马虎。

    农村的老房子没有拆迁的时候,我们把院子里东、西、正房所有的门窗和所有的物件儿都贴上喜庆的春联,需要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屋里的房梁、隔扇和大门外别人家的后墙上,年年都一样,前者贴“抬头见喜”,后者贴“出门见喜”。接着,鸡窝和羊圈上贴“六畜兴旺”,

  • 这五个字,是三样好吃的。现在绝对没几个人稀罕,但过去是宝,和新衣服、小鞭炮、橘子、苹果、大鱼大肉一样,是小孩儿对大年的真正盼头。

    先说瓜子。我的童年,院子里除养着鸡鸭猪羊,每年春天还要种上几十棵葵花。不过,秋天打下瓜子,如果大人不放话,只能偷偷去凉房抓几颗生的解馋,想炒一碗,得家里来了重要客人,

  • 其实,节气立春之于塞北,只是一个带着水汽的鲜绿色消息,离真正意义上的春风送暖、百草回芽,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转而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也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是在向我们报告说春天已姗姗上路,并且行且慢,边走边清点草木的花名,叫醒深山里酣睡的古松、古柏,同时让冰雪做好融化的准备。

    农谚说“吃了立春饭

  • 1979年以前,呼市郊区桥靠村八十三号我家老院子里有前后两排房,都是老式单层上下窗;下面的装玻璃,上面的糊白麻纸、贴窗花,尽显农耕时期的家居之美。

    那时候,土默川上不时行印好的现成货,每年腊月打扫家要换新窗花时,会画的人家就自己画,不会的找画匠画,或者跟来村里卖窗花的人买。买也不贵,纯手工画成,

  • 上一页